第2668章 另一个角度(第2页)


 徐胜利好奇的问道。


 “我做的是一个平台,是一个卖东西的地方,生产的东西,像我之前在鹏城那边做的服装,还有鞋子的工厂,虽然说这两年产能不断的在扩大,但是扩大的速度并没有那么快。


 这都是我大量从外面引进各种机械的情况下了,相较于我投入的资金大多数工厂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投入那么多的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钱,所以说这个时候他们的产能增长是有限制的。


 可能每年会有一些增长,但远远没办法超过普通人消费的增长。


 只能说这个事情是要慢慢来,得鼓励大家去创业去开办公司,将各种制度进行完善,让大家能够愿意去做。


 等工厂越来越多,供应各类物资的渠道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就会缓解。


 到时候因为各个生产同类产品的工厂太多,大家互相就得想办法降低成本增强效率,那个时候我们想要买一个东西,可选择的余地就会更多。”


 李弘文的解释让徐胜利明白,这个事情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


 而坐在一旁听两个人交流的徐启年也是更深刻的明白,如果说真的双轨制变单轨制,那么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徐胜利他们回来了,所以一行人就出门往餐厅走去。


 往餐厅走的过程当中,徐启年表达了自己刚才从徐胜利跟李弘文说话当中感受到的东西。


 “其实这个事情也不见得完全是坏事。”


 这一会儿其实李弘文也想过这个问题,他想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这个又是怎么解释?”


 徐启年没明白李弘文的意思。


 出现大面积的抢购并且出现大面积的恐慌,还不是坏事儿。?


 “这个事情我刚才想到了一个比较...的一种可能。”说到这里,李弘文犹豫了一下,放慢脚步跟徐启年落在了所有人的后面。


 “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真的一刀切把双轨制变成单轨制,确实有可能会引起我之前说的那种可能,但这种可能爆发之后会有一个不算好处的好处。


 那就是会让大量的财富短时间内被消耗,而这些财富会到哪里去?


 一个是到各个生产工厂,让他们短时间内能够获得大量的资金。


 一个就是这些钱会通过税收进入国库,充盈国家的资金。


 这两个地方有了钱之后一个可以自己去扩大它的生产经营,另一个则是有更多的钱去可以用于之前想要做的一些事情上。


 这样的话,生产力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增强,因为这些工厂获得了大量的资金之后就有能力去改善自己的生产流程,生产线可以扩大生产能力。


 改革的进度也会因为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进。”


 李弘文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是比较小的,因为他不想让其他人听到他说的这个分析。


 这个东西是私底下可以讨论,但绝不能放到台面上去说的。


 毕竟这个事情引发的一些情况是不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