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8章 另一个角度(第3页)


 “你的意思是有一些人已经想到了这个可能,所以才积极的推进这个事情?”


 徐启年皱着眉头。


 这个分析要比刚才李弘文说的那些考虑的更深远,但是这个手段有一点点不太光明。


 “我不知道,这个只是我顺着这条线去延伸的时候想到的一种可能性。


 或许没有人想到这里,只是我自己想的有点多,我的心思有一点点过于阴暗才会想到这个。”


 李弘文摇摇头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好,他只是想到了这种可能,他不觉得一定会有人想到这个。


 “这个话以后不要再跟任何人说,包括婉晴,明白吗?”


 想了一会儿,徐启年面色严肃的对李弘文道。


 因为他很清楚这个事情一旦被传开引发的后果绝对比单纯的供应不足,价格上涨出现恐慌情绪要严重的多。


 “这个我当然清楚,我只是跟您说一声,您也不要去跟别人说这个,我们还是按照之前所说的那样,您只要把我之前分析的可能引发的情况跟上面说,然后将我的建议也就是对某一些商品进行试验性的开放说出来就行,更多的就不要再说了。”


 这个事情李弘文当然清楚它的严重性,也就是徐启年,换做其他人他肯定不会说这个的。


 就算是上面的大领导,他也不会把这个可能性说出来。


 “你小子其实也挺适合从政的,很多事情看的比好多人都看得远,而且也能明白很多事情的严重性,可惜就是有点儿性子太过懒,不愿意做!”


 对于自己的这个女婿,徐启年真的是再一次感叹自家的白菜,眼光真好,怎么就挑了这么好的一个猪给领了回来。


 说句心里话,他觉得就算是那些从小在大院里,在政府里长起来的二代,耳濡目染了那么多的东西,对于这种事情的把控,都不如李弘文。


 李弘文可能也是明白,有些事情不能够表现的太过优异,懂得藏锋,所以他的事业没有选择在内地区大面积的开展,而是先去了港岛,先去了外面。


 借着外面的投资商身份,怕在很多事情上也有了更多回旋的余地。


 甚至说多少有一点超然物外的身份。


 这个或许就是这小子早就想到的。


 毕竟商人这个身份在任何时候其实都是低于从政从军的,更何况早年间就内地的营商环境也不适合他去做生意。


 现在越想他越觉得李弘文真的是妖孽一般的人物。


 “做那个太累了,每天都得勾心斗角,我这个人可能做不来,现在这种情况就非常适合我。


 而且我这个人也没什么大志向,只要能够吃喝不愁,能够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就足够了。”


 李弘文笑着摇摇头,他可不认为自己适合去从政,他觉得就自己的那一点儿政治思维,真要是进入体制内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被人给玩的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