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少年已成大家长(第3页)
“梁国公,下官.....”
“不必胡思乱想,陛下对你还是极为看重的。”
蓝玉看了眼朱标离开的方向,“今日武英殿议论军事,在场皆为我朝战将,却独独只有你一个文人。”
“陛下器重自然不言而喻。”
“而且诸将散去,单单留下你。恐怕陛下想听的不是让你谏言穷兵黩武,陛下是想听你估算西南战事期间,国库大概花销。”
“若尚书大人仍有心气将功折过,不如回去筹算一番国库存银是否足够供应西南战事!”
“不错不错!”
李俨眼前一亮,赶忙拱手致谢道,“多谢梁国公提点,多谢梁国公提点。”
“下官这就回衙署筹算。”
看着风风火火快步离开的李俨,蓝玉轻叹口气,起身缓缓朝宫外走去。
不得不说。
朱标虽是少年,可大多时候都像是家长一般,容忍着朝臣的误解、胡闹。
同时朱标也是为整个大明遮蔽风雨,将所有麻烦都挡在大明之外。
另一边。
老朱、朱标漫步于宫中廊道。
二人无言,走出五十步后,却见老朱突然驻足,随即一张大手用力拍在朱标肩头。
“好小子,如今当真有君王的担当!”
“爹.....”
“把皇位传给你到底是没错,若换做是咱,诸国使臣倘若敢跟咱打秋风,咱自不会同他们摆狗屁的空城计,就算急召征倭大军回京也定要给他们个教训。”
“若是咱听闻吐蕃杀我朝使官,咱也不会管他三七二十一,立时便要御驾亲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王者之师!”
言至于此,老朱面色一沉,眸光动容看向朱标道。
“亏的是你。”
“为咱大明朝的百姓遮风挡雪。”
“皇帝这份差事,你当的属实不错!”
“爹....”
听到老朱这话之时,朱标也不知怎的,竟很是没出息感觉鼻子酸酸的。
好像一首故作刚强,突然能够松一口气一般。
想来也是。
天底下能从父亲嘴里听到称赞,素来都是极难的事,饶是老朱自然也不例外。
此时听到老朱的夸奖,得到老头子的肯定,朱标便也觉得诸多辛苦没有白费。
“爹,二字倒是没有太大的功劳。”
“说为大明百姓遮风挡雨,儿子虽有此心,却没有这个本事。”
“将战火拦在我朝国门之外,实乃是您将皇位传给儿子之时,我大明国力本就强盛。”
这点朱标没有故作谦虚的意思。
能将所有战事挡在国门之外,本就是一国强大的印证。
而大明军武之强,强在老朱打天下时留下的家底。
“不过标儿。”
老朱似想到什么般,看向朱标道:“西南之战要打多久?”
“怕是要一年以上。”
“云南地形复杂,多丛林烟瘴。”
“吐蕃宗政合一,法王统治也是根深蒂固。”
“起码半年之内,要先彻底安定云南、吐蕃,保证后续征讨安南时后勤运输通畅。”
“而半年之后我朝大军方才能开往安南,安南之战具体要花费多久,怕也是没有定数。”
不等老朱开口,朱标立时补充道:“所以此次征讨西南,儿子这个皇帝去不得,爹您这位太上皇更是不能亲往!”
见自己还没开口,心思便被朱标戳破不说,朱标这小子还把他所有退路都给堵死。
眼下的老朱大有一种如鲠在喉却怎么都吐不出来的感觉。
“爹,没有令汤伯随军出征,您肯定能是看出儿子是要留汤伯在朝中震慑文官。”
“而您比汤伯更为要紧,一些个事情儿子若是不能妥善处置,到时候也就只能麻烦您了。”
“呵~”
面对朱标这番冠冕堂皇的说辞,若换做先前老朱自然会被哄住。
可如今的朱标在皇位上己然是驾轻就熟,老朱还真不相信还能有什么情况是朱标无法应对的。
说了这么多,朱标无非就是不想让他亲征前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