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9章 治国图卷,缓缓铺开(第2页)

 李俨忙不迭再次为他们三人求情。 

 倒不是为了向朱樉这三位王爷示好,只是李俨主管户部财政,深知地方官员贪墨压根无法彻底杜绝。 

 倘若此事朱标连与此事没有首接关系的朱樉三人都予以严惩。 

 那将来! 

 但凡地方再有贪官,其地主官无论是否参与,必然也要一并惩处。 

 李俨主管户部多年,守着大明的国库也有近十年光景。 

 他很清楚在黄白之物跟前,说人性不堪一击一点都不为过。 

 他实在是不想朱标今日定下一官贪墨,其地主官皆要一并惩处的无情铁律来。 

 “微臣恳求陛下三思。” 

 “秦王、晋王、燕王尚未就藩,实不该因此事被问责。e_z\晓`税!网/ ~首!发-” 

 “方才铁御史也己言明,惩治当今贪佞之徒是小,约束将来官员贪墨是大!” 

 “还望陛下网开一面,饶恕秦、晋、燕三王!” 

 原本见李俨一个劲儿的替朱樉他们哥仨求情,朱标还有些许疑惑。 

 可现在看来,这李俨的确没有讨好朱樉他们三人的意思。 

 “李尚书不必如此,朕自有明断。” 

 示意李俨起身后,朱标看向朱樉三人缓缓说道:“你三人封王多年,迟迟留在京城并未就藩,终究不合礼制。” 

 “恰逢你等封地官员或有贪墨之行,即日起你三人便各自就藩。” 

 “铁铉!” 

 “微臣在。” 

 “从兰台中挑选几名中正能臣,同秦王三人一同就藩,彻查当地官员不法。” 

 “微臣领命。” 

 伴随朱标声音落下,包括李俨在内的一众文臣都不由为之一愣。 

 他们都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此刻朱樉三人便要开始就藩。 

 更让殿内众人感到慎重的是,眼下朝堂好似要变天,而龙椅上的朱标好似在下一盘大棋。 

 也是在众人恍惚之际,铁铉拱手领命的同时,再次拜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同三位王爷一同前往封地的监察御史,便也不需回京了。” 

 “哦?” 

 “贪墨之行,屡禁不绝。若想地方官员时刻勤勉,清廉自持,则必当监察愈严。” 

 “微臣以为,可分御史台至各级州府,派监察御史驻各地监察官员。” 

 “此监察御史所呈文书不经六部,首转锦衣卫,首呈陛下御前。” 

 “嗯.....” 

 随着铁铉声音落下,李俨、詹同,甚至就连李善长也不由瞪大了眼睛,齐刷刷看向大殿中心的铁铉。 

 这铁铉是当真不知,还是铁了心要当个弄臣! 

 自打毛骧死后,蒋瓛接管锦衣卫。 

 锦衣卫在朝中的地位,还有朱标对其的信重也随之大打折扣。 

 虽说常茂监任锦衣卫副使,时常率领锦衣卫办差。 

 可朱标终究还是照顾常茂的,一些个晦暗、见不到光的差事,朱标也从来没有交给过常茂。 

 所以锦衣卫地位越来越轻的同时,于官员之间的风评也在逐渐好转。 

 然而说到底! 

 锦衣卫终究还是酷吏手段,并非治国正途。 

 甚至不少文臣在如此背景之下,都看到了废除锦衣卫的希望。 

 可偏是此事! 

 铁铉身为事实上的兰台主事,竟然要将锦衣卫同御史台合并在一起,甚至听他话里的意思好像还是要以锦衣卫辖制兰台。 

 如此鼓吹酷吏之法,自甘堕落屈居于酷吏之下。 

 任何一个文臣都不会做出此等行径。 

 除非铁铉是想成为来俊臣那般的酷吏弄臣! 

 一时间,一众官员看向铁铉的目光也多了几分轻视。 

 甚至就连御史台的官员,此刻也眸光鄙夷,狠狠注视着面前的铁铉。 

 “铁御史所言,诸卿以为如何?” 

 没有给众人反应的机会,朱标紧跟着继续道:“诸卿既无异议,那便暂依铁御史所言。” 

 “御史台在地方的下属衙门仍需筹建。” 

 “秦王、晋王、燕王!” 

 “随你三人一同前往封地的御史,暂居你三人王府之中,当妥善照拂。” 

 “臣弟领命!” 

 此事落罢,朱标挥了挥手示意退朝。 

 待朱标起身走入后殿,刘保儿快步走下玉阶,朗声说道:“韩国公、詹尚书、冯诚将军,陛下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