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 章 便宜之法(第2页)

 “这便是你苛刻了。”老朱微微挑眉,颇有兴致道:“咱倒觉得这解缙有些意思。” 

 “你看这文试考卷,当真有些意思。” 

 “解缙文采,儿子是知道的。”朱标接过老朱递来的考卷,简单翻看了起来。 

 “只是儿子刚将詹徽发往地方历练,却没想到朝中又要多一个自作聪明的糊涂蛋。” 

 一听朱标提及詹徽,此刻老朱也不由郑重了几分。 

 若依照朱标所言,解缙真是参与两科果真是怀着走捷径的心思,那给他的感觉还真和詹徽相差无多。 

 大明朝堂从来都不缺聪明的家伙,可偏偏就是些自负有才的人自作聪明,最后没几个能有好下场。*e′z?晓,税¨惘/ ?更·鑫`蕞-全, 

 似李善长、刘伯温这般,才智高人一等,却知道什么时候该表露才华的,才是最为聪明的人。 

 要不然便是詹同、李俨这些,才智一般却极务实,方能有大作为。 

 反倒是詹徽那些个自作聪明,时刻都想卖弄一二的,最后都没什么大出息。 

 “不过!” 

 或许是被解缙方才那番马屁拍的舒服,又或是认为解缙之才可传至雄英当朝。 

 老朱还是将解缙的考卷递到了朱标跟前。 

 “是否自作聪明暂且不论,解缙这篇国策之论,倒也写的入木三分。” 

 见老朱对解缙的考虑有如此高的评价,朱标也接过来仔细查看了起来。 

 半炷香后。 

 朱标放下考卷,沉声说道:“此国策之论的确算是鞭辟入里,只不过却不像解缙一个少年人能写出来的。” 

 见老朱嗤笑一声,饶有深意的注视着自己。 

 朱标当然明白此刻老头子是什么想法。 

 老朱必是以为自己轻视解缙。正所谓文人相轻,可归根结底便是有才之人自视过高,不愿承认其他才子。 

 于老朱心中,自己也算有些才智。 

 所以此时说解缙所书国策之论,有他人之见,假他人之言,乃是自己这个才子轻视解缙的才智。 

 意识到老朱误解自己。 

 朱标将那考卷重新递还给老朱,仔细说道:“别的姑且不论,就以盐铁之论。” 

 “解缙所言盐铁衙门从先前每年上缴盐铁收入,改为半年即缴。” 

 “倘若不是知道地方官员中,有私扣盐铁税银。” 

 “解缙又如何能想到这个法子?” 

 “你是说,咱大明的地方官员私扣盐铁税银,中饱私囊?”老朱怒目圆睁,一字一顿问道。 

 而看到老朱抓错了重点,朱标轻叹口气,只得率先解释道:“并非官员有意贪墨,实乃地方向朝廷申报银钱的程序太过冗杂。” 

 “历来户部都是只愿意进、不愿意出的貔貅,加上李俨又是个铁公鸡的性子,所以除非是旱涝此类重大灾情,其余地方申报银钱诸如修缮水利、修建民舍,亦或是翻新衙门等事,户部拨款也是极为困难。” 

 “儿子得知李俨会暂拟每年户部的大致支出。” 

 “似地方修缮水利这些并非要紧之事,前半年他都是不会拨款。” 

 “等过了中元节,李俨若觉今年财政尚有结余,方才会依照轻重缓急,相继拨款给地方。” 

 “这与地方官员私扣盐铁收入有何关系!” 

 见老朱语气不悦,怒声打断道。 

 朱标便也首接挑明道:“官员私扣盐铁收入并非中饱私囊,实乃是挪用。” 

 “就好比一地年初需修缮水利,地方官员便会在户部还没有拨款的情况下,率先将盐铁收入用于修缮水利。” 

 “等到中元节后,户部陆续拨款,他们再将户部拨款补足盐铁收入,上缴朝廷。” 

 “毕竟盐铁收入多半都是定数,地方官员也是没胆子贪污这笔钱财。” 

 “而解缙所言!”朱标顺势扯回话题道:“显然是知道地方官员有挪用盐铁收入的情况,所以才会提出半年缴纳盐铁收入。” 

 和空印相同,都是各级官员不断摸索出来,近乎约定俗成却又不合规制的便宜之法。 

 在没有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朱标不会贸然呵止官员摸索出来的方便法门。 

 说回到解缙这篇策论上。 

 朱标毕竟从十二岁便跟着老朱处置政务,到如今朝中官员的奏疏看了也不下数万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