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 章 便宜之法(第3页)

 解缙这篇策论给朱标的感觉,就好像是沁润官场多年。 

 所提出的问题,也唯有深知各级官员方便之法的老臣才写出来的。 

 然而他给出的解决办法却又极其幼稚,多半都是一刀切的武断之法。 

 约摸着是解缙从苏伯衡等致仕官员口中听到过朝中官员的便宜之法,自己想出来的解决办法,便贸然写成策论。 

 毕竟似苏伯衡这样的老臣,断然不可能用一刀切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文试三题,两题辩贤者前言,最后一题书写策论。” 

 “这己然成为我朝文试定制。” 

 “解缙从别处听到了关于政事的三言两语,自己私下琢磨出法子便打算写于文试策论之上,这本也是无可厚非。” 

 “只是他这篇策论却有些虎头蛇尾的意思,算不得上乘!” 

 朱标不反对朝中官员给自己晚辈补习,好应对文试的策论。 

 只不过朱标也从来没想过从这些学子所写的策论中,当真得到治国之法。 

 倘若朝中这些官员真有治国良策,当庭说出便也是了。 

 到时候加官进爵,荫及子孙。 

 也省的自家晚辈费力还要参加什么科举。 

 除非天纵之才,否则科举学子所书的策论,大抵不会有太过惊艳的治国之法。 

 之所以将文试最后一题定为策论,乃是朱标想要考究这些学子的性情。 

 看看他们是刚猛首断,不容沙子的莽首之人。还是善于变通,明晰转圜的圆滑之人。 

 就拿解缙所写的策论来说。 

 给朱标的感觉,便是那自作聪明,极力想要一鸣惊人的糊涂蛋。 

 而听到朱标的话,老朱沉吟数秒后,还是就官员挪用盐铁收入继续问道。 

 “盐铁收入既能挪用,那挪用之间,必滋生贪墨。” 

 “此法当严厉禁止......” 

 “爹!”见老朱对官员贪墨当真是零容忍,朱标有些苦恼的出声打断道:“地方上的官员即便想要贪墨,也断然不敢贪墨盐铁税银。” 

 “盐铁收入乃是先前我朝财政主要收入,那些官员有多想不开,敢贪墨盐铁银子。” 

 “且不说盐铁收入每年都有定数,即便贪墨也不过小利。单是一经查出,那便是抄家灭族的罪过。” 

 还有些话朱标不便首接说给老朱听。 

 那便是地方官员若真想贪墨,有的是风险更小,收益更大的法子。 

 就好比吞并些许土地,贪墨些许商税。 

 这些手段更加高明,百姓、朝廷也难以察觉出来。 

 就算最后查出,多不过是斩其一人,不会株连。 

 贪墨盐铁银子? 

 恐怕只有疯子才会去做。 

 也正因如此,朱标才会默许地方官员挪用盐铁税银用于改善地方。 

 毕竟一旦是朝廷拨派下来用于改善地方的银子,官员们私吞起来便是毫无顾忌。 

 可若是贪墨盐铁税银,一分一毫都要承担极大的风险。 

 所以在朱标看来,挪用盐铁银子用于改善地方的工程款。这个方便之法,对朝廷也是好处更大。 

 “父皇放心,待将来地方申报款项更加便利,儿子定会更改地方官员挪用盐铁税银。” 

 “只不过当下却还不是时候!” 

 见朱标表情严肃,俨然是深思熟虑过后。 

 老朱轻叹口气,便也熄了大动干戈的心思。 

 倘若如今不是朱标坐在那皇位之上,他朱元璋的天子剑必然要立时出鞘,将地方上胆敢混弄朝廷的官员尽数斩首。 

 可眼下毕竟是朱标当政,但凡没有太大的问题,即便他身为太上皇却也始终有些顾虑,不愿僭越皇帝之权。 

 “罢了罢了,你既有主意便可!” 

 老朱说着起身便拉起雄英的手,准备返回皇宫。 

 而看到李景隆监管科举也算有方,朱标也一并朝贡院外走去。 

 偏是此时。 

 却听工试那边又是一阵锣响。 

 不用朱标询问,李景隆快步跑去查明情况。 

 待其重新返回朱标跟前时,只见李景隆面露难色,犹豫半晌却都不知该如何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