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于伟正布局人事,郑红旗算盘落空(第3页)
于伟正随即问道:"相当于省制药厂的领导来了之后,就直接到平安县是吧?"
臧登峰说得对:"先到平安县,到了平安县之后,然后到东洪县。"
市委书记于伟正马上抬头看向了墙上挂着的东原市行政区划图。行政区划图上,光明区位于东原市的中心。但是,东洪县和平安县之间是隔着曹河县与临平县的。相当于这次行程的安排,要从平安县借道临平县或者曹河县到达东洪县,在东洪县吃完午饭之后再返回曹河县。
这样安排整个下午的时间都留给了曹河县,更为重要的是,晚上的时间也留给了曹河县。晚上的时间和下午的时间是更为充足的,特别是晚饭的安排。有了晚饭的安排之后,双方就可以在酒桌上进行深入地沟通。
但这种安排显然是舍近求远。臧登峰的用意,于伟正自然是一清二楚,那就是倾向于将省制药厂落户在曹河县。
于伟正自然也知道,曹河县县委书记郑红旗与臧登峰本就是上下级的关系。组织部长出身的市委书记于伟正总爱从人的亲疏远近上来判断工作关系,能够从履历中的蛛丝马迹中抽丝剥茧,找到其中关系的奥秘所在。
于伟正拿着钢笔在手中敲打了两下,说道:"登峰啊,你这个安排明显是在走回头路嘛。"随即带着命令的意味说道:"这样安排走远了。这样,上午的时候先到平安县,没有问题,从平安县到曹河县吃午饭,在曹河县考察完之后,接着就到东洪县。"
臧登峰面不改色,接着说道:"于书记,这样就有一个问题啊。东洪县的住宿条件比较差,整个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啊。现在,曹河县建了曹河宾馆和曹河大酒店,还有曹河招待所,还有曹河机械厂的机械宾馆。这些地方随便拿出一个来,硬件都比东洪县好啊。"
于伟正说道:"哦,这些问题啊你们啊考虑得很细致啊。不过啊,明天晚上我还有事,这个明天的晚饭呢,我也要陪,所以明天晚上就住在市里面,就住在花园酒店吧。"这样吧,于伟正略作思考之后说道:"这样吧,登峰啊,明天下午的时候,我在这个东洪县与你们汇合。这个你给瑞凤同志也说一下,既然庆合同志不在,那就让瑞凤同志代表市政府作陪。"
于伟正说完,便拔开钢笔帽开始在文件上签字。臧登峰已经知道,市委书记于伟正就这个事儿,相当于已经做出最后决定。多说已经无益,再说就是自己不懂事了。
副市长臧登峰从于伟正的办公室出来之后,推开了自己办公室的门。郑红旗正跷着二郎腿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着报纸。郑红旗翻看报纸的速度很快,虽然看了七八版内容,但到头来是一点内容也没有留下来,心里是始终装着药厂的事。
臧登峰进门之后随即将办公室门推上,颇为无奈地说道:"红旗啊,如意算盘落空了,市委于书记啊,不赞成你走回头路的方案呀。"
郑红旗略显迟疑,心里暗道市委书记怎么还管起来了一个副厅级厂长的行程,就道:"怎么?登峰市长啊,咱们书记关心得这么细致?"
臧登峰说道:"于书记虽然没有点透,但是我能感觉到咱们这点小心思啊,是逃不过市委于书记的眼睛的。于书记不仅要亲自陪晚饭,而且还要选一个县亲自陪同啊,东洪县,不是你们曹河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郑红旗听完之后,将报纸丢在一边抱怨道:"老领导啊,我说不要去汇报,不要去汇报,您看,汇报之后节外生枝。"
臧登峰则是慎重的道:"哎,张市长不在,这事啊肯定要和书记汇报,这个规矩不能乱嘛。再者说了,汇报不汇报啊,都不影响结果,考察啊,都是形式上的,最后还不都是书记市长说了算嘛!"
郑红旗深感官场的规则,一个制药厂的副厂长,市委书记于伟正亲自作陪,足以说明市委书记于伟正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郑红旗自信地说道:"看来咱们于书记也是把这个省制药厂当作了头等大事。"
臧登峰劝说道:"红旗啊,你们曹河县没有必要非得在药厂这个事上一争高下嘛。你们就算了吧,等到以后有机会我再给你们推荐几家效益更好的企业。"
郑红旗站起来伸了两个懒腰说道:"我的登峰市长啊,你是不当家不知油米贵,现在我们曹河县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个如果没有大型企业当定海神针,我敢断定,未来的曹河县经济发展是只退不进。十多万的产业工人,各种大大小小的产业,吃饭的问题怎么办?县里的财政怎么办?没有谁担任县委书记的时候,想着自己治下的地方开倒车嘛。"
臧登峰来到了办公桌后,拿起桌面上的烟,直接扔给郑红旗一支,说道:"哎呀,这也是历史大势。国家一再地通过不同的方式暗示着下一步要放开计划经济,这也就说明了国企的改革那也是大势所趋嘛,这也就说明了国有企业的破产那也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现在改革的办法有很多嘛,你们也可以实行股份制改革嘛。"
郑红旗内心里并不太认同股份制改革,甚至包括省内大部分干部都有这种想法。郑红旗直接说到:"股份制改革,说起来好听,但是到最后这一改,厂长变成了老板,相当于国家的企业全部卖给个人。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怎么解决啊?"
臧登峰倒不以为然地说道:"哎呀,红旗啊,我发现你就是心里想得太多。国家都在鼓励搞股份改革,这个国有资产现在已经不能保持升值,你抱在手里成了负资产,推出去反倒是能够适应市场,盘活资产嘛。"
郑红旗就是摇摇头,说道:"我可不这么认为啊。首先,土地和厂房,那就是最宝贵的固定资产。这些东西才是企业的根本。有厂啊,工人才有家嘛!为什么同一家厂,国家的就干不好,个人的就能干好?我看问题还是出在人的身上,还是出在体制机制的身上啊。走走看吧,好在市里面特别是于书记把高粱红酒厂的产能有一部分分散在我们曹河县,算是在池子里丢了条鲶鱼,我期待着他能形成鲶鱼效应啊。"
臧登峰这才拿起打火机给自己把香烟点燃,臧登峰摇了摇头说道:"想法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呀。上次我看那个孙向东,这个人要么是大智若愚,要么是脑子有病。脑子有病很容易失去理智,大智若愚那最后有可能坑你们政府一把。一旦不能满足他的条件,这个人啊,恐怕没人控制的了。"
"假如现在,"臧登峰将烟头在桌子上敲了敲,说道,"我是说假如现在,这个孙向东提出来单干,你们有没有约束办法?你把他开除,他高兴得不得了。这种经济模式依托于个人是严重畸形的。这么大一个厂设两个厂区,还无限满足他的条件。红旗啊,我可要提醒你,要注意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郑红旗何尝不知道现在的孙向东越来越过分?不仅找县里要皇冠轿车,而且竟然还要配生活秘书,并且单独要求是女秘书。
郑红旗想到这里之后,无奈说道:"这个孙向东,惹事还是很有本事的。我跟你讲啊,他这次主动提出来要配一个生活秘书,还是女秘书?我跟他讲,整个东原市就没有男领导配女秘书的。这小子竟然拿市委于书记的例子来反驳我。"
臧登峰在这笑话笑说道:"于书记,于书记考虑问题深远呀。咱们经贸系、你们平安帮所有的干部都已经被搞得七零八落。人家配个平安的女秘书,那就是告诉大家,他于伟正从来没有针对平安的干部啊。掩人耳目而已。相当于你用了一个平安县的最普通的干部,平安县那帮干部的人心啊。于书记是搞人事的,人事即政治啊。我们这些搞经济搞行政工作的在于书记眼里,那都是上不得台面呀,都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嘛。"
郑红旗当然也有自己这个判断,但是郑红旗平日里在市里面虽然是副市长,但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曹河,所以和市委书记于伟正的接触并不多,自然不敢像臧登峰这样评价一个市委书记。
正在这个时候,郑红旗的电话响了起来。郑红旗抬手示意臧登峰不要说话,拿起大哥大电话之后,笑着说道:"哎呀,朝阳啊,昨天晚上不是才打了球?今天又要打球吗?好好好,接着看了一眼臧登峰,说道:“饭就不吃了,晚上一起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