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多丽人废柴煮酒

第364章 三斗弓与秋梨膏(第2页)

李德裕“十岁挽强”,可见自他们分别后,他练得有多凶。

刘绰惊讶地看向李德裕:“这已超过府兵选拔标准了!”

“全靠阿耶特制的拓木弓。”李德裕笑着比划,“弓弰镶了铜片配重,像这样...”

他左手虚握做了个引弦动作,右肩肌肉在绢衫下显出流畅的轮廓。

乖乖,这倒三角的身形!

李吉甫适时道:“我们虽不是武将世家,可这些年,裕儿每日晨起都要拉弓三百次!从不间断!”

刘绰轻吸一口气,脸颊微红。

她就说,他身板结实得不像话。

原来是这么练出来的。

正指挥仆人处理刚猎到山鸡的李德裕闻言却差点绊倒:“阿耶!”

这就像一个暗自苦读的优等生,一直以不用多努力就能轻易得高分的样子示人,却突然被家长揭穿了真相。

他有些尴尬。

刘绰却完全没注意到这些,只以为他又像昨晚那样,因为李吉甫提及他小时候的事有些羞赧。

暮色渐浓时,刘绰在庖屋架起陶瓮。

野梨去皮挖核,加入川贝母与枇杷叶文火慢熬。

李吉甫像个好奇宝宝一样,负手站在门廊下,见她用细纱过滤梨渣,忽然道:“贞元三年岭南平叛时,听闻军中医官用这法子治喉痹。”

“伯父见过川贝母配伍?”刘绰惊讶地抬头。

“略识得几味草药。”李吉甫望着蒸腾的水汽,“你这加蜂蜜的时机把握,可是为护住药性?看你手法娴熟,倒不像是第一次做。”

刘绰似不经意道,“在彭城时,我曾用这个法子救过整营士兵的咳喘症。那年寒冬药材断绝,只好用土方。自此,张将军那里就成了惯例。我家每季也会熬些分给邻里!”

“五娘真是仁心仁术!”李吉甫望着灶火,忽然从袖中取出一卷札记,“这是老夫这些年记的各地药材分布,或许对你有用。”

初时,李德裕说想迎娶彭城刘氏的五娘子时,他其实并不乐意。

以为儿子涉世未深,跟着去了一趟彭城,怕不是被刘氏父女给唬住了。

后来,收到刘坤的书信。他既欣赏刘坤的好书法,又记起了这个有过一面之缘的进士。

印象大为改观。

听闻彭城刘氏家风极好,五房这一支更是没有纳妾的习惯。

这点他很欣赏。

越是家风严谨的世家,越不会纵容子弟纳妾。

大好男儿成家之后便该建功立业,而不是困在女人堆里享乐。

他就是只守着一个娘子过日子的。

女人多了麻烦,耽误他著书立说。

有了妾室和庶出子女,只会搅得家宅不宁。

所以,当听说刘五娘子不许郎君纳妾时,他一点不觉得刘绰跋扈霸道,反倒觉得她活得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