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多丽人废柴煮酒

第95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2页)

 刘绰却认为,根源问题还在于圣人本人。上有所好,下面的人才会想方设法的讨好他。</p>

 安史之乱后,国库空虚,天子的生活也不复往日奢华。年轻时,圣人还想着励精图治,改税法,充盈国库,然后去消灭割据的藩镇,强化中央集权。可他终究还是失败了,甚至还下了罪己诏。在他从长安逃亡出去的时候,又只有宦官跟着他。经历了这一切的圣人,知道了家奴和金钱的重要性。</p>

 到了中老年时期,他锐气不再。觉得自己身为天子,辛苦了一生,享受一下怎么了?天下人都是他的子民,都应该主动把东西献出来让他享受,而不是还要他花钱等价交换。难道他身为天子,没钱了,这些子民就不供养他了么?</p>

 所以,这些内监在外头做的事他不见得不清楚,他乐于让内监们替他背上这个恶名。而内监们之所以有恃无恐,也是觉得皇帝会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他们是为了孝敬皇帝才这么做的。</p>

 而皇帝本人也默认了这些为他出力的奴才从中分一杯羹罢了。人性是自私的,说到底,老百姓的死活又关他们什么事?</p>

 在这件事上,两个人持有的观点是不同的。</p>

 接受了正统儒家教育的李二,不愿意以如此的心思去揣度天子。</p>

 而刘绰,生活在帝制消亡的时代,本身对于天子就没有什么特殊的敬意可言。自然可以跳脱出君臣父子的框架去看待问题。</p>

 前世她是投资分析师,不会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p>

 首先,京兆府尹是顾少连。那是个假借酒醉笏击宰相裴延龄的奇男子。</p>

 再次,她虽然不像张建封那般手握实权,但他们没有打宦官,也没有咒骂圣人,反而是要维护圣人的名声。矛头只指向了欺君罔上、敲诈勒索,逼出人命的五坊使。</p>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跟从前用一百文钱买上千文钱的东西不同。这次,这狗东西逼出了人命,引得民意汹涌。</p>

 只要占了民意,又不忘重申对圣人的衷心,那胜利的天平就会倒向自己这边。看着凶险,却是胜算极高。</p>

 刘绰看着地上那个柔弱可怜快要碎掉的少女,坚定道:“我们兄妹为你做主,打这场官司。你敢去京兆府衙门击鼓鸣冤么?”</p>

 云霜涕泪横流道:“我敢!”</p>

 刘绰向着人群道:“我们兄妹初来乍到,劳烦诸位带个路,引我们去京兆府衙门为这位张老四讨个公道?来人啊,把棺材抬起来!”</p>

 人群里走出来几个青壮年,七手八脚地把棺材扛了起来。“既然有人肯出头,咱们爷们就跟着去京兆府衙门做个见证!”</p>

 看刘绰和刘谦要来真的,附近的商户们也开始关门谢客。他们都是升斗小民,平日里想破了天也只敢去县衙,还从没想过直接告到京兆府去。</p>

 刘绰去买了胭脂的那位水粉店主更是跑到东市旁的行当里去喊了一嗓子。“有人要去京兆府衙门告状给张老四讨公道哎,咱们就算不出头,跟着去看个热闹也成啊!”</p>

 一路行来,人越聚越多。</p>

 刘绰的信心也越来越足。她将李诚喊到身侧吩咐道:“诚管事,劳烦你安排几个可靠的人守住张家铺子。以防那帮街痞破坏现场。”</p>

 因为要招摇过市,所以在车上将诉状写好后,兄妹二人便是被人群簇拥着步行的。李诚便将跟在后面的车夫打发了回去。</p>

 刘谦见支持之人众多,想了想道:“绰绰,你说咱们是不是应该直接带云霜姑娘去敲登闻鼓?这样就可以直达天听了!”</p>

 刘绰连忙阻拦道:“万万使不得!”</p>

 “这是为何?敲了登闻鼓,就是御史来接诉状了,最后还能让圣人御览!”</p>

 刘绰道:“这中间要经好几道手才能到圣人那里。一层层递上去,变数太大。咱们初来乍到,如何得知当值御史的人品?又如何确定圣人会不会觉得为了这点事告状告到他面前去很烦?万一圣人觉得咱们是意有所指,有意针对呢?”</p>

 刘谦点头:“你说的有理。至少顾府尹的人品,阿耶是给过保证的。”</p>

 半个时辰后,就到了地方。云霜咚咚咚敲响了府衙门口的大鼓。</p>

 等待接案的间隙,衙门口开启了赌盘。赌的就是刘绰兄妹最后是个什么下场!</p>

 有了李诚、胡缨、徐老三陪同,兄妹二人出门时一个自家奴仆都没带。所以,尽管因为东市这件案子,整个长安都轰动了。还在忙着收拾庭院的刘家人,却并不知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