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闻名而来的远方客人:就冲着你的壮举来的(第3页)

    “我们两个原来都是来自牧民家庭,不过出来做事比较早,我是从山里收购贝母转卖到收购站去;毛肯嘛,在精河那边收枸杞子,都是在做买卖。这些年嘛,我们也赚了一些钱,我们也给我们的部落里做了一些事情,但和你给你的牧民朋友做的事情相比,我们做的还很少。”木拉提说道。

    “木拉提带过来的是贝母,我带过来的是枸杞,我们把这些东西送给你,是给你的那项修路工作添一把力量。你一个汉人,为我们哈萨克人的生活在努力,我们不能光看着。”

    “就是,你一定要收下。以后我们会还会过来,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支持你,希望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两个人说完,站起来朝李龙鞠了一躬,就走了。

    李龙愣了一下,急忙追上去,再三要求才留下了两个人的地址——这两位现在还没装电话,就只有留地址了。

    “我一定会把你们这件事情告诉哈里木和玉山江他们,他们会对你们的行为表示感谢的,说不定抽空还会去找你的。”李龙认真的说道。

    李龙还要请他们吃饭,两个人拒绝了,他们还要赶着回去。精河距离这里有三百多公里,巩留更是有近六百公里,一天是到不了的。

    没留住人,李龙便只好把他们带着的麻袋拉到了后院,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

    贝母很干净,洗过,无杂,而且颗粒非常大。不知道这个木拉提是一直这么处理贝母的,还是专门挑出来的高货。

    反正这些贝母如果放在贾天龙那里,他肯定愿意出一百块钱一公斤。

    这一麻袋至少得有九十公斤——李龙都不清楚这个木拉提怎么把这些贝母搞过来的。

    这可是近万块钱的货啊——这位木拉提是真的舍得!

    嗯,有空得给他回寄一些东西过去,虽然对方是把这些东西给自己作为修路的资金,但李龙觉得这本身就是对自己行动的肯定。

    这人,可交。

    另外那一麻袋枸杞也是精选过的,虽然是去年的陈货,但颗粒分明,没有因为出粘在一起,这时候也没硫化工艺,抓一把出来闻一闻,味道甜香,很好闻的。

    这麻袋枸杞比贝母还要重一些,虽然目前枸杞的价格不高,一公斤三五块钱,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也是笔不小的资金。

    更何况,这两麻袋是满满的情谊啊。

    李龙心说自己目前是有点飘了,主要是修路的,最近表彰回来之后,基本上就没干这个了。

    还是得尽快去修一修路,把自己该干的事情干了再说。

    毕竟大话放出去了,虽然通往冬窝子的路修好了,但那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才是重中之重。

    至于这两麻袋东西,李龙觉得收就收了,到时回报一些东西就好了。等贾天龙过来,这两麻袋东西就卖给他了,得到的资金自然是用于修路了。

    把两麻袋东西放进仓库锁好门,李龙到前院开始和顾博远、孙家强一起接待那些卖家。

    李龙的出现让大部分卖家都挺激动的。对于他们来说,基本上听到的名人都是出现在电视广播或者报纸上,李龙算是他们亲眼看到并近距离接触的唯一名人,那再怎么说也得好好瞧瞧。

    李龙既然出现,就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他全程微笑,服务态度非常好。开了这两年收购站,对于各种物资的品相价格也都说得头头是道,因此其他人对他的服务态度非常的满意——在他们看来,李龙能出来收他们的货,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一种认可。

    半看热闹半卖东西,这些人一个个心满意足的离开,估计等回去后,这番经历又会变成故事、八卦传播开来。

    这一天光贝母就收了四百多公斤,蘑菇干一百多公斤,各类春皮有二十多张。一天就出去资金近三万块钱!

    李龙心说这样出钱,一般人心脏是受不了的!

    好在他现在钱不少,现金流还是能应付得过来,唯一就是希望贾天龙过来收货的频率得高一些,不然的话,他也有点受不住。

    主要是最近自进行巡回报告会后,来这里卖东西的人太多了,基本上都是冲着他的名头来的,包括木拉提和毛肯。

    他们宁愿跑那么远过来把东西卖给李龙,其中未尝没有支持李龙修路的想法。

    纯朴且善良的人,是真的很多。

    李龙觉得哪怕为了这些人心中的那些善念,自己也得尽快把路修出来!

    ps:

    月票抽奖获奖的人尽快联系运营官报地址联系方式,因为今年小红杏已经上季好些天了,快下季了,五号截止,然后我就联系店家发货了,晚了我怕没货了。因为联系的是我们小区的团购群,群主自己去联系的杏园子,对于其他人我也无法保证会有货,就不给链接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