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大马力轮式拖拉机:看个稀罕(第3页)
有些闲人直接跟着车队前进,来到收购站还在往里看。
毕竟轿车、吉普车和大卡车他们见过,郊区也能时不时的看到东方红七十五链轨拖拉机,东方红二十八那种铁牛他们也见过。
但这种光大轮胎就有近一人高的大马力拖拉机,他们还真没见过。
别说他们,这时候玛县绝大多数人都没见过。
王明军他们去看的也是石城兵团那边拖拉机厂弄过来给国营农场干活的,见到的人也是极少数。
于是第二天玛县人又有了新的谈资。
李龙再次看到大马力拖拉机,心里满是感慨。
重生后他没打算去城市定居,想着凭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将一些原本应该发生的事情提前,让四队的机械化种植早一点普及开来。
六年多的努力,终于把这两台大马力拖拉机弄回来了,怎么能不感慨呢?
小四轮拖拉机、东方红七十五链轨拖拉机对他来说地,都算某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哪怕包括收割机、中耕机甚至打药机,都是过渡产品。
惟有这个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实实在在的算是他上一世见证过的机械化种植时代的产物。
虽然这个时候,老美的已经实现了机械化采收,但李龙不去和他们比。毕竟收割了二战胜利果实老美这时候是真正的遥遥领先。
这一点李龙承认,不过早发展几十年罢了。两战都没有在他们本土发生,他们获得的收获远超一般人想像,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
而实际上,咱们自建国时一穷二白到赶超老美用了多久?
当然,现在还得承认,人家目前的技术就是强,比如这个约翰迪尔的大马力轮式拖拉机,除了价格贵点儿,其他的在目前来说,基本上都不算缺点。
马力大、轮子宽、配套全而且驾驶舱舒适,要知道这时候大部分轿车的空调配置都不一定有它的好!
“这两台大马力拖拉机,比我想像中的要好开。”刘高楼在会客室里一边喝着茶一边说道,“我都跟着开一段路。要不是不熟练,我都想一路开过来——比坐轿车里还要舒服一些。”
李龙笑了。
“真的!不论是减震还是空调,都非常不错。”刘高楼以为李龙不信,声音变得急促了不少,“你试试就知道了。”
“行,明天我就试。对了,我是现在把钱给你,还是存到你的账户里?”李龙问道。
“把钱给我吧。”刘高楼说道,“虽然我在老家那边已经算是分开了,但分红还是得给,只是会慢慢减少。水泥这个我还是给你美元,我叔说你肯定是想囤一些美元,这玩意儿,越多越好。”
“是的,让你叔也多囤一些,以后买东西,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美元和黄金都是硬通货。”
这次刘高楼不仅带来了两台大马力轮式拖拉机,还拉来了从顾博远那里顺道送上车的一千张皮子,六百公斤贝母和两百多公斤党参。
其他的零散药材顾博远没装车,他希望形成一定规模后,再往车上装。
因为卡车上更多的装了大马力拖拉机的其他配套农具,所以这一趟只拉来了两辆汽车,一台几乎全新的嘎斯六九车,和一台半新的拉达。
“那边有点乱象了。”刘高楼这样解释,“有些边防总队里,偷卖物资的人多了起来。我二叔在那边已经存一些东西,这趟为了运这大马力拖拉机,一些车子就没拉过来。
不过有好消息是一些东西用美元结算的话,价格降了。就比如这台拉达轿车,五百美元。那台几乎全新的嘎斯车,也是五百美元。”
李龙清楚,接下来对面那个超级大国内,生活物资的价格在疯涨,而汽车、拖拉机这样的生产工具价格却在降价。
慢慢的,生活秩序就乱套了。
李龙会同情那些他见过的哈方的人,但他不会因为这个而停止这个脚步。
一鲸落万物生,这个庞大帝国的倒下,会有多少人拥上去咬一口,李龙不介意从中占点便宜。
毕竟与其让那些西方国家的人把便宜占走,还不如自己来。
大马力轮式拖拉机不是开始,也不会是结束。
给刘高楼把拖拉机的钱结清,收了他买水泥的钱(扣去两台汽车的),他知道这一次刘高楼要拉走一百吨水泥,便问他什么时候走。
“后天吧,明天先装车,我去给老家转账,顺便休息一下。”刘高楼说道,“其实我想弄更多的车,一起把白也拉走,那边的白价格又涨了,但没办法,霍尔果斯能找到的车就这么多……”
“那要不要从这边给你弄一些车往那边运?”李龙顺嘴提了一句。
“可以吗?那太好了!”刘高楼乐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