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名臣风骨


 
作为连“孔子的二十世孙”鲁国孔融都常自称赞的青年才俊祢衡,自然风风光光的来到蓟县,准备一展所长,惊艳众人。
然而,这场盛会却成了史侯“刘博才”的独角戏。
诗会让所有参与者,皆以诗赋的形式,写下与端午佳节有关的内容。
史侯以一首后世文天祥《端午即事》,送给此次主持端午大会的天下大儒卢植。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卢植闻听此诗,不禁老泪纵横。
卢植被董卓所逼,差点为大汉捐躯,无奈辞去官职,返回故乡。
他当年的朋友、同僚、故人如今大多皆在京城为官,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两句向天下人表明心志,卢公即使不在朝中为官,身处北境幽州,仍然忠于大汉。
就算鬓发斑白,容颜日改,也始终不渝,坚定不移。
“我欲从灵均”则是表明卢植要以屈原为楷模,纵然是以身殉国也在所不辞。
早年的屈原深受楚怀王信任,意气风发,深知楚国的弊端,想依靠改革变法,强大楚国。
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然而当年吴起在楚国难以完成的改革变法,屈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
楚国地大物博,贵族阶级根深蒂固,要想改革变法成功,必然会大面积触及贵族们的利益。
楚国的朝堂上,几乎没有人赞同屈原的变法。
毕竟能站在楚国庙堂之上的,基本都是贵族,屈原的改革变法会损失他们这帮贵族的利益。
屈原最终遭受贵族阶级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这与当初董卓废大汉皇帝,庙堂之上,竟然只有卢植一人挺身而出,不畏强权,表示反对。
其余众大臣,慑于董卓的淫威,皆敢怒不敢言。
卢植孤身单薄的背影,与数百年前的屈原何其相似也!
而辽海如今属于幽州的领土,地处辽西郡,乃辽河入海口至辽西郡以东的沿海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