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941章 舶来百货商贾兴(四)

对于这些地棍,一经拿获,直接流放,没有任何多说的,同时还要严查官府之中和他们将勾结的人,凡是官府中人和这些地棍、讼棍勾结的,一律予以严惩,加三等从重量刑。

同时还要改变地方官员们想法,现在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多地方官员们认为要达到使民无讼,刑期无刑的状况,才能够证明地方治理的效果好,但是实际上远不是这么回事,由于经济的发展,百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各种诉讼发生的频率自然是相应的提高了,这点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地方官员们再想和之前一样,减少诉讼是显然不可能的了,随着大明的经济发展,常常因为小事成讼,微隙小嫌,也容易兴词告讦,虽然地方官员们一再教化百姓,要求百姓们不要轻易上告,但是现实情况就是诉讼与日俱增,这点是很难纠正的。

劳堪以总督之尊,也曾经发过告示称:“凡有微隙小嫌,动辄兴词告讦,即使明白问官片言折狱,犹不免守候株连妨工废业之苦。若遇不明官员生事,衙役需求诈索,无所不至。即使发难之人、徙讼之单,未有不幡然懊悔者。刁险之徒每每工于构讼,凡告一词无论口角小隙,户婚田土,架起最大题目报泄私忿之外,又必罗织无辜殷懦多人或或赘词尾或牵证佐兼之。此非良善之所为也!”

但是收效甚微,苏松等地的官司是与日俱增,这点是大势所趋,朱载坖也下旨给地方官府,嗣后由朝廷专司负责司法,地方官员对于百姓的诉讼也不必过于阻拦,但是对于这些讼棍,朱载坖认为确实是要处理的。

朱载坖召集地方和督师大学生沈鲤还有随行的重臣们一道商量此事,地方官员们看法是很明确的,就是坚决打击这些讼棍,维护地方官府的权威,对于地方官府的这个看法,朱载坖认为也是合理,一些讼棍在地方搅扰,搞得地方不能安宁,影响了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