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1章 生民芸芸百事多(五)(第2页)
同时兴建大型的储备仓库,在这些人口稠密的地方储备各种物资,以备不时之需,地方官府与司农寺、总督仓场等衙门要一道商量,保证物价的平稳,同时颁布诏令,明确对于食盐、粮食、布匹、煤炭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物资,要实施价格管制,囤积居奇,擅自涨价,操纵市场的,都将会受到朝廷的严厉打击。
除了这些事情之外,朱载坖还得和糖业公司商量有关糖的贩运问题,除了向西洋、南洋贩运之后,其实对于大明来说,最简单而且获利丰厚的就是向倭国贩运了,糖在倭国价格高昂,根据糖业公司的报告,在大明价值二元一石的冰糖,在倭国售价高达白银七两二钱以上,砂糖在大明五钱一石,但是在倭国可以买到三两到四两一石,最便宜的红糖,在大明不过三钱一石,在倭国也能够卖到二两五钱以上的高价。
而且大明和倭国现在航线很熟悉,距离也短,将大明的糖从闽粤贩运到倭国去,然后携带倭国的铜料、白银等回到大明,这是再好不过的买卖了,不过值得注意就是倭人早就窥伺大明的制糖技术了,想要从大明偷窃制糖技术,虽然倭国并没有适合种植甘蔗的地方,但是朱载坖仍旧要严防技术外泄。
朱载坖在给糖业公司的上谕中说道:“欲我国之产广输于人国,则日讨国人以训农,以惠工,于是有生财之道。欲我国所需悉出于我国,不必需者禁之,绝之。必需者移种以植之,效法以制之。于是乎有抵缷之术。欲他国之产勿入于我国,则重征进口货税,使物价翔贵,人无所利,于是乎有保护之法。”说白了就是要向倭国倾销大明的商品,以换取倭国的各种资源,同时要保护大明的各种技术不外流。
而在朱载坖处理这些事情的事情,从京师送来了急递,是有关北虏的,顺义王这次向朝廷上疏,请求大明放松对于蒙古的铁锅限制,同时降低一些铁锅的价格,这在朝廷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认为蒙古人的这个要求是无理要求,不能答应,他们担心蒙古人得到铁锅之后打造兵器,对大明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