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践踏天之骄子美少女壮士不复返
第424 章 反思
“我还没看完圣人之言……”
李清欢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磨过石壁,他指着不远处书斋的方向,“东厢房第三格书架,还放着我未完成的《春秋左传注》;西跨院那株老梅,今冬刚嫁接了新品种;上个月收的那个寒门弟子,天资极好,再过半年就能参加乡试……”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仿佛在数算自己未竟的心愿,每一个字都带着对生的眷恋。
他早已不是年轻时那个能为了一句“真理”便头破血流的书生了。
鬓角的白发、眼角的皱纹,都在提醒他岁月的沉重。
那些“舍生取义”的豪言壮语,写在书上是风骨,落在自己头上,却成了剜心的刀。
他见过太多人在洪水退去后,捧着亲人的牌位哭得肝肠寸断,也见过瘟疫肆虐时,街头堆满来不及掩埋的尸体。
死亡的阴影从未离开过象生城,而他只是个侥幸“能重来”的凡人,没有那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孤勇,只有蝼蚁般想活下去的本能。
“你们这些年轻人,总觉得赴死是件壮烈的事,可当你真的尝过溺水的滋味,感受过肺腑被冰水灼烧的痛苦,就不会这么说了……”
他顿了顿,喉结剧烈滚动,“我教了一辈子书,告诉学生‘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轮到自己,才明白‘闻道’容易,‘夕死’太难……”
他不是不想反抗,只是那点残存的“名留青史”的执念,早已在岁月的侵蚀下变成了缚住手脚的枷锁,让他只能在“清醒的麻木”里,眼睁睁看着自己变成曾经最鄙夷的帮凶。
他不是不想做个正直的儒者,只是当死亡不再是书本上的高尚词汇,而变成浸透骨髓的恐惧时,再坚定的信念也会在现实面前摇摇欲坠。
李清欢说的真切,原本态度有些咄咄逼人的炎昭明安静下来,周围几人也气势一顿。
他们自觉是宗门中流砥柱,是天之骄子,背负着无与伦比的使命,因此生命慷慨激昂,热烈灿烂,仿佛燃烧的火焰,照亮世间一切黑暗,却也忘了,不是所有人都有责任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