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

第二百五十七章 争斗来临,杨钊的效忠

 千秋节后,还有两天的休假时间。

 最近流传长安关于男女十八岁结婚的策令,在长安引起轩然大波。

 即便有做解释,但依然有褒有贬。

 自古以来,就没有十八岁以上结婚例子。

 虽《周礼》上规定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但实际上没有这么搞的。

 历朝历代,统治者为增加人口,往往年龄至未嫁娶,有严格的措施。

 在春秋诸国,有罪其父母的严酷法令。

 汉代女子十五岁未嫁人,罚五倍的税。

 晋代比较狠,女子十七未嫁,官府直接找一个大龄光棍强行婚娶。

 以后的南北朝为恢复人口,也是不择手段。

 有大臣劝李瑄考虑策令,但李瑄怼他们“用乱世衡量盛世”。

 有臣子觉得这样会让青壮在以后的几年内大幅度缩减,不利于国家。

 这李瑄当然知道,他只能在颁布法令的时候,鼓励已嫁妇者多生育。

 有此家庭,常平仓会免去利率。

 一项大的改革,都会有阵痛。

 许多人只会看重自己的私利,他们不考虑将来,只看现在自己利益受损。

 任何时代都会一样。

 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

 一旦有推行的决心,就要雷厉风行。瞻前顾后,只会顾此失彼。

 看到李瑄的决心后,许多大臣摇头离去。

 只是一开始,李瑄就与大多数文武大臣形同陌路。

 李瑄在家中,除了大臣拜访他以外,还有许多即将参加科举的文人士子,争先向他献诗歌,以及各种文赋作品。

 此举在这个时代被称为“行卷”。

 文人士子通过向达官贵人献出自己以往的得意作品,打响名气,为科举铺设一条通畅的道路。

 每当科举的时候,士人往往会在酒馆茶肆聚集,吟诗作赋,结识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