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

第二百六十二章 水调歌头,杨玉环的眼泪

 “七郎之前有小词《江南春》,已成教坊名曲。今有新词并作新曲,当为夜宴一绝!”

 说起词,李隆基立刻来了兴趣。

 他喜欢为名曲填词,奈何现在大诗人们不喜欢。

 而教坊乐师所填之词,又显得太空洞,仅仅是为了韵律而作,根本没有一丝文艺价值。

 在李隆基看来,词应该像是诗歌一样,有情感迸发而出,让人回味无穷。

 虽诗歌是盛唐气象,但作为一个精通音律的皇帝,更希望出现让他眼前一亮的词。

 而非音律为上。

 “圣人谬赞,天下音律,以您为首。如果音律不达,还望圣人斧正。待一曲毕,再将词写下,由圣人点评,是否合音律。”

 李瑄向李隆基拱手说道。

 “先词再曲,是为精妙。”

 李隆基也觉得这样才是夜宴的风格。

 “七郎准备几时演奏?”

 杨玉环眸光一转,向李瑄问道。

 “宴会之音刚响不久,长夜漫漫,子夜月正中,臣请为圣人和娘子弹奏。”

 李瑄向杨玉环回答道。

 他现在不敢将目光在杨玉环身上多停留。

 他总感觉杨玉环看他的眼神非同一般。

 或许杨玉环就是这种千般娇媚,万种风情,才将李隆基迷得神魂颠倒。

 “今天的月色也很漂亮……”

 杨玉环抬头,看向天空中的明月。

 皓月如镜,繁星点点,明月在深邃的夜空中,是人们心中唯一的焦点。

 就如杨玉环一样,也是宴会中的唯一。

 在这中秋佳节,人们遐想月亮,或许也会对杨玉环产生无尽遐想。

 “今日赏宴,玉环若是喜月,可令将作监起望月台,以后凭栏尽赏。”

 李隆基微笑地看着杨玉环。

 仿佛建筑望月台,对他不值一提一样。

 哪怕花萼相辉楼手可摘星辰,也不如望月台有格调。

 在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心里像是下定决心一样。

 “此夜望月即可。”

 杨玉环觉得在此望月挺好的。

 “待夜浓时,我与玉环至沉香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