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朗忽悠(第3页)

 姜卫国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后,“最近国内的大豆行业变化很大,你也是主要参与者,有什么想法?”

 “毕竟我也是做大豆的,当然要为后面的企业运营考虑。”

 他们自己人讲,感觉当时的四通没什么是不能做的。

 虽然不怕,但心里也犯嘀咕。

 “让我们给郎教授鼓掌,他的两个例子非常精彩。”

 互联网不同,不管是鸿蒙,还是国外的很多互联网公司,像雅虎、eBay和亚马逊,他们都在短短四五年的时间,就从初创时的0,增长到了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

 “您能举几个例子吗?”主持人道。

 只是这個时空的德隆,因为卖出汇源、三维矿业,再加上跟泰华在地产上的合作,凭空多了十几亿华夏币的现金流。

 “第二,石玉柱的巨人集团。

 德隆三大上市公司,西域屯河在德隆接手后的7年里,业务规模扩大到了原来的19.54倍,平均每年增加近3倍。

 短短几年下来,四通变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因此,公司寻求发展壮大的想法非常强烈。

 正在聊天的两人转头看去。

 现在的郎忽悠还是无数人眼中的‘神人’,几乎是他看好什么公司,什么公司的股价就上涨;他觉得哪有问题,哪家公司股价就跌。

 徐良心中一动,暗道:“看来上面注意到大豆市场的乱象了。”

 姜卫国点了点头,他也是熟读《资本论》,很清楚资本内在的贪婪。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可能不太了解什么是多元化。

 电视上正播放着央视2套《对话》。

 “能具体说一下吗?”

 德隆集团显然就是‘无知无畏’的代表。

 “姜伯伯,您是知道的。我可没有跟四大粮商联合,只是凭本事赚钱而已。否则,我干嘛不像四大粮商那样跟榨油企业签个高违约金的合同?

 到时候四大粮商把价格打下来,我能赚的更多。

 短短不过8年的时间,他们投资了金融、农牧业、矿业、水泥、汽车、纺织、机电产品、旅游、果业、糖业、水业,甚至还有飞机制造?

 我从来没见过哪家公司能横跨这么多行业,还能发展的不错,一个都没有。

 徐良紧张道。

 石玉柱用投资者购买楼花的钱盖巨人大厦,为了建成zh市的标志性建筑,楼层设计不断升高,不得不从‘脑黄金’的利润中抽血。

 此种情况下,有人会感到害怕,有人反倒因为无知而变得‘无畏’。

 郎忽悠仍然把目标瞄准了它,一篇《德隆十问》,惹来满天风波。

 姜卫国笑道:“谁让你这个新晋的世界第三大富豪树大招风呢?而且,人都是习惯欺软怕硬的,比起同进同退的四大粮商,你这个新晋富豪看上去可好对付多了。”

 “盖茨先生不算吗?”

 朗忽悠摇了摇头,“微软虽然很伟大,但它始终局限在软件行业,没有在金融、保险等行业证明过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