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二弟,澳洲和新西兰让你管辖
与此同时,国库偏殿里,气氛却严肃了许多。
朱标穿着太子常服,坐在主位上,沈万三站在一旁,手里捧着一本账册。
“太子殿下,您想在沿海建城,可不是件小事,一步到位绝无可能。依臣之见,不如先从秦王的办公之所开始修起,再逐步扩展。”沈万三缓缓说道。
朱樉却摇了摇头:“沈先生不必考虑我的住处,只要有床榻、被褥,哪怕是简陋些的屋子,我也能办公。如今当务之急,是按照经济特区的规划,先给迁来的百姓盖些能住的房子不用多好,干净、暖和、能遮风挡雨就行。”
沈万三愣住了。
他离京前,秦王朱樉还是出了名的骄纵,如今竟变得如此务实?
想来定是苏河在背后提点。
朱标犹豫了片刻,还是劝道:
“老二,你是皇子,代表着皇家颜面,住得太简陋,恐遭人非议,而且也不安全。”
“大哥说得对。不过臣弟觉得,办公的地方不用太张扬,能住人、能理事就够了。”朱樉说道。
朱标点了点头,看向沈万三:“沈先生,依你之见,建这座城,需要多少银两?”
“回殿下,若按最坏的打算,需八千万两白银。”
沈万三沉声道:“这笔钱既要盖民房、修码头,还要给百姓置办农具、种子,需得精打细算,才能确保每一两银子都用在实处。”
朱标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八千万两白银并非小数,明初国库年收入不过数千万两。
这笔钱得好好规划,才能让经济特区真正落地生根。
自古建城,皆以百姓为根基。
就如洛阳,世人莫要轻看这座古城。
它虽如今只是一方重镇,地下却掩埋着数座王朝故都。
周、汉、唐皆曾以此为京,可每遭战乱、黄河水患,巍峨宫阙便会被泥沙覆没,沉入地下。
待时局安定,新的生民又会在遗址之上,垒土筑墙,再造城池。
往昔建城,朝廷多只修城墙、筑官邸,其余民宅皆由百姓自发搭建。
新朝定鼎后常有规制,谁在无主之地建起房屋,那片土地便归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