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二弟,澳洲和新西兰让你管辖(第2页)

是以一座城池能拔地而起,朝廷之功不过三成,余下皆靠百姓聚居、流民归附,方能渐成气象。

朱标深谙此理,可如今要建的经济特区,却与往昔城池截然不同。

最关键的便是土地。

按苏河的提议,所有土地归朝廷所有,百姓仅有使用权,绝无买卖之权。

沈万三听闻此规,当即心头一震,连忙问道:

“太子殿下,此提议……莫非也是苏大人所献?”

这般打破常规、看似“霸道”的法子,绝非寻常朝臣能想出。

待见朱标点头,他才松了口气,语气中满是敬仰:

“果然是苏大人!难怪臣觉得此计新奇独到。既是他的主意,咱们为何不……”

沈万三对苏河向来信服,每逢难解之事,第一个念头便是找苏河讨教。

可朱标却摇了摇头:“如今正值新春,贸然登门叨扰不妥。若要请教,待过几日拜年时再去不迟。”

一旁的朱樉闻言,不禁有些惊讶。

往日里,大哥为了国事向来雷厉风行,今日竟也会顾及人情世故。

沈万三见朱标不愿打扰苏河,便躬身献策:

“殿下若不愿叨扰苏大人,臣倒有一计。既是经济特区,不妨先修建工厂与作坊,再在周边搭建住宿屋舍。咱们可先招募一批难民做工,让他们亲身体会‘不耕田地也能得银钱、有吃住’的好处。届时,大明境内的流民自会闻风而来,无需咱们费力招揽,便能充盈城邑人口。”

自上次因富可敌国被朱元璋敲打后,沈万三便潜心钻研君臣之道。

他深知,即便朱标性情温和,君臣之别也绝不可逾越。

臣子终究是臣子,哪怕君王再宽厚,也容不得半点僭越。

是以如今说话行事,愈发圆滑妥帖。

朱标看向朱樉,示意他说说看法。

朱樉沉吟片刻,道:

“大哥,沈大人的法子可行。要建一座堪比应天府的城池,绝非一日之功,需循序渐进。”

“先建工厂、招难民以工代赈,再许以‘做工得银、包吃包住’,那些失了家园的难民定会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