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潭峒(第2页)

 庄子西周,是大片连绵的原始次生林,终年雾气氤氲。山涧里的溪流,每逢雨季便会涨水,将那仅有的临时通道冲断,使得庄子彻底与外界隔绝。_k!a!n`s,h_u+a?p.p?.¨n`e?t? 

 这里距最近的乡镇,有着六十多里崎岖山路,且没有任何官方地图标注,即便是卫星影像,呈现出的也不过是一片被绿意覆盖的模糊区域。 

 要找到潭峒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自g市启程,需搭乘五到七个小时的高铁,抵达湘西吉市。然后,乘坐6个小时的长途汽车至县城,再转乘每日仅有一班的私营小巴,在盘山公路上颠簸5个小时,抵达一个名为“岔路口”的小镇。 

 这地方,是地图上所能找到的最后一个地名。 

 小镇仅有一条石板街,常住人口不足两百。镇上唯一的杂货铺老板,会操着方言为你指引进山之路,不过更多时候,他会劝你就此折返。 

 毕竟,湘西境内山峦连绵,峡谷、溶洞、峰林等自然景观星罗棋布,且诸多区域尚未开发,吸引了不少驴友前来冒险。 

 然而,冒险往往伴随着代价。每年,都有驴友因贸然踏入十万大山徒步,遭遇不测。 

 运气好的,还能留下一具完整的遗体;运气欠佳的,连尸体都找不着在哪里。 

 从岔路口镇开始,就不再有公共交通可供乘坐,只能花大价钱雇请熟悉路况的当地村民,骑着摩托车前进。 

 这段路是未经修整的黄泥小道,最为险峻之处当属“断魂崖”,一侧是如斧劈般垂首的山壁,另一侧则是深不见底的峡谷,路面狭窄得仅容一辆摩托通过,且常年有碎石滚落。 

 即便对于当地司机而言,也只敢在晴天的上午通行,全程耗时2小时,最终抵达山脚下的“老柴房”。 

 那是一间废弃的木屋,同时也是进入山区前的最后一处落脚点。 

 自老柴房起,摩托车也没办法通行,必须徒步前行。 

 先是沿着山民踏出的“毛路”走上4小时,翻越两座山头,途中还需穿过一片密不透风的竹林——当地人称之为“鬼打墙林”,传言阴天进入其中极易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