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潭峒(第3页)

 之后,便抵达“迷魂溪”。溪水宽约二十米,水流湍急,水下暗礁林立,只能乘坐当地村民用整根楠木挖制而成的简易竹筏,由熟知水情的“放排人”掌舵,顺流而下,漂行1小时,才能抵达溪对岸的“野猪坳”。 

 过了迷魂溪,往后的路才是真正的“野路”,没有清晰的路径可循,全凭辨认沿途刻有记号的“指路石”前行。 

 这段路要穿过一片原始森林,林间常有毒蛇与野猪出没,且每到下午,便会雾气弥漫,能见度不足5米。 

 所以,必须在当日日落之前赶到潭峒庄,否则一旦夜幕降临,就连当地人都极有可能迷失在这茫茫山林之中。 

 林路就是花了这么大一番功夫,才找到了这里,一进村子就被村口的老人打了一顿。 

 潭峒庄世代与世隔绝,村民极少外出,对外人怀有极强的戒备之心。早年,甚至还存在“外姓人进村需经族长同意”的规矩。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潭峒庄是被八部焚魄大仙庇佑的圣地,外人贸然前往,定会搅扰神灵。 

 因此,附近乡镇的人对其也是敬而远之,鲜少主动提及。 

 过去的几十年间,曾有地质队、考察队试图进入此地,却皆因路况艰险、天气突变等缘由,不得不半途而返。 

 久而久之,潭峒庄便成了湘西地图上那个“被遗忘的角落”。 

 为什么林路要如此大费周章,找这么一处鸟不拉屎的山旮沓?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就是霍辙警官死前,去的最后一个地方。 

 从潭峒庄返回京市的当晚,他就被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活活烧死。 

 这火莫名其妙的地方就在于,只烧死了霍辙,却没有烧坏他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