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迷雾中的众人(第3页)
这个简单的动作仿佛某种思考的仪式,让办公室内的紧张气氛稍得缓解。
重新添上热水后,陈墨回到座位,却没有立即坐下。他站在白板前,目光扫过上面写的七个名字。
“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他缓缓开口,“不是问‘谁有可能作案’,而是问‘谁最不可能作案’。”
方哲困惑地皱眉:“最不可能?”
陈墨点头:“在一个完美密室中,最不可能的人往往就是凶手。因为他们精心布置了自己‘不可能作案’的证明。”
他的目光落在柳芸的名字上:“一个服用了安眠药的人,怎么可能精确地在深夜完成复杂的谋杀?”
然后移到赵伟的名字上:“一个住在三楼,戴着耳机听音乐的人,怎么可能听到或看到什么?”
接着是周铭:“一个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怎么可能冷酷地刺杀自己的病人和雇主?”
再到钱贵:“一个忠诚服务二十年的老管家,怎么可能背叛自己的主人?”
最后是两名工作人员:“两个与雇主没有首接冲突的普通员工,怎么可能冒险杀人?”
陈墨停顿了一下,让这个问题在每个人心中沉淀。
“但正是这种‘不可能’,构成了最完美的伪装。”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当我们排除了所有不可能,剩下的无论多么不可思议,都一定是真相。”
苏瑾轻轻放下放大镜:“从法医学角度,我注意到一个细节。
伤口入口非常整洁,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或试探的痕迹,表明凶手要么极其冷静,要么对人体结构非常了解。”
“医生或者有医学知识的人。”方哲说。
“或者是有过相关经验的人。”苏瑾补充道,“比如猎人、屠夫,或者...曾经受过相关训练的人。”
陈墨的眼神微微闪动:“林风,能查查这些人的背景吗?特别是是否有医学知识或相关经验?”
林风的键盘声再次响起:“正在搜索...柳芸,艺术专业毕业,无医学背景。
赵伟,商科辍学,无医学背景。
周铭,显然是医学专业。钱贵,退伍军人,曾在部队担任医务兵。
张淑芳,厨师,无疑有刀工经验。李晓丽,无特殊背景。”
办公室内再次陷入沉默。
“钱贵是退伍军人,医务兵...”方哲缓缓说,“这意味着他有人体结构知识,也可能受过使用武器的训练。”
陈墨缓缓坐下,手指轻轻摩挲着那个旧搪瓷缸的边缘:“迷雾正在慢慢散去...”
他突然抬起头:“苏瑾,你之前提到门框和锁芯上的划痕。能判断出是什么工具造成的吗?”
苏瑾拿起放大镜再次审视照片:“痕迹很细微,但排列规律。
像是某种细长的金属工具,顶端可能有钩状结构。”
“比如...医用器械?”陈墨轻声问。
苏瑾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领悟的光芒:“完全可能。某种长柄的、带钩的医疗器械...”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周铭的名字。
但陈墨缓缓摇头:“不要太快下结论。也可能是故意误导。”
他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记住,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精心策划的犯罪。每个细节都可能是陷阱,每个线索都可能是误导。”
方哲叹了口气:“这就像在迷宫中寻找出路,每个转弯都可能是死胡同。”
陈墨的嘴角微微上扬:“正因为如此,才更有挑战性,不是吗?”
他放下茶杯,目光再次变得锐利:“让我们继续工作。
方哲,你重点分析每个人的询问笔录,寻找语言模式和心理线索。
苏瑾,重新检查所有物证照片,特别是那些被标记为‘无关紧要’的细节。
林风,深入挖掘这些人的财务和通讯记录,看看能否找到隐藏的联系。”
“那您呢,陈老?”方哲问。
陈墨的目光落在那个泛黄的卷宗上:“我要重新审视整个案件的前提。也许我们从一开始就问错了问题。”
他缓缓翻开卷宗的第一页,目光变得深邃而遥远:“也许关键不在于凶手是如何制造密室的...”
他停顿了一下,手指轻轻敲击着赵德明的照片。
“而在于死者本人为什么愿意配合这个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