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礼之争(第2页)

司仪站在一旁,手里拿着祝酒词,念也不是,不念也不是,急得满头大汗。

几位夫子看着眼前这混乱的场面,也是有些无奈。

他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苦笑。

算了,本就是一场宴席,这些刻板的礼数,也并非所有人都那么看重。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成何体统,简直是胡闹!”

一个苍老而严厉的声音响起,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众人望去,说话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他是县里德高望重的老夫子,姓陈,以治学严谨、最重礼法而闻名。

陈夫子拄着拐杖,脸色铁青地看着眼前的场景,目光从畏畏缩缩的王辩,扫到引发骚动的周青川,最后落在那几个拉着钱夫子的同僚身上。

“谢师宴,乃尊师重道之体现,是何等庄重之场合,看看你们,看看这些学子,吵吵嚷嚷,不成体统,还有你!”

他拐杖重重一顿,指向钱耀祖,“身为举人,学官表率,竟当众失仪,与人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钱夫子被他说得老脸一红,却又不好反驳,只能闷哼一声,甩开了同僚的手,但终究没有再冲动。

陈夫子却不依不饶,环视全场,声音愈发严厉:“礼不可废,我等读书人,读圣贤书,学圣人言,所为何事?”

“为的便是明事理,知礼数,若是连这最基本的礼数都守不住,与那乡野村夫、市井之徒,又有何异?这是对先贤圣人的大不敬!”

他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大厅里顿时鸦雀无声。不少学子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然而,就在这时,另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陈兄此言差矣。”

说话的是另一位中年夫子,姓李,平日里思想颇为开明,在学子中人缘很好。

李夫子对着陈夫子拱了拱手,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小弟以为,礼之本意,在于内心的尊敬与教化,而非流于表面的形式。”

“今日是孩子们金榜题名的大喜日子,他们心中对恩师的感激,难道会因为少了一点繁文缛节就有所减损吗?”

“放肆!”

陈夫子怒道。

“李夫子,你这是在曲解圣人经典,《礼记》有云,毋不敬,俨若思,何为敬?行止有度,言语有节,这便是敬!”

“若无规矩,不成方圆,心意又从何谈起?”

“陈兄息怒。”

李夫子依旧不急不躁。

“规矩自然是要有的,但规矩也非一成不变,圣人定礼,是为教化当时之人。”

“时移世易,我等后辈学者,若只知墨守成规,抱残守缺,不知变通,那才是真正违背了圣人教化万民的初衷。”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紧张的学子,声音温和了几分:“在我看来,这些孩子们能寒窗苦读,考取功名,这本身就是对师长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