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座林译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第108章 分散作战(第2页)

 既然上层指挥部仍在运作,林译便没有理由擅自决断。将机动兵力部署在有限的作战区域内,一旦局势有变,他也能及时调动。独立旅遵照他的指令分散行动,舍弃了重炮团,仅携带日常作战的弹药开赴前线。

 闫森布置完任务后,全团分为三路,分别赶赴曼德勒、腊戍、南坎担负警戒任务。张芷宁的部队主要负责南坎方向左翼的袭扰,赵峥仓的部队则在右翼策应。他们既非主攻,又皆是主攻——用林译的话说,就是放手让营连长们自由发挥。

 此刻,南坎方向的战局,正沿着最令人忧虑的轨迹急速恶化,危如累卵,命悬一线。

 日寇的突袭凶狠凌厉,其部队配置精良合理,更兼有伪“独立军”数千之众协同作战。这猝不及防的重击,瞬间将滇省守军推入了绝境深渊。

 须知当时在正面战场上,鬼子一个标准中队的战力,就能直接向国军一个整编营发起猛攻;而一个加强中队,其锋芒之盛,甚至足以与非嫡系的团级单位硬撼!这种悬殊的战斗力对比,此刻在南坎战场上被再一次验证。

 困守南坎的滇军部队,仅有三个兵力约一千八百人的团级单位。这些部队新近仓促整编,尚未经历实战的磨合与淬炼,战斗力远未成型。 如今,他们骤然陷入两个日寇精锐加强大队的凶狠包夹之中,辅以数千伪“独立军”的四面袭扰。

 更令人窒息的是,日寇的空中战机轮番俯冲轰炸,地面阵地被鬼子炮兵轰炸,三个方向的敌军步步紧逼,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

 在这等狂暴的三面绞杀之下,滇军部队每坚守一寸土地,都需付出惨绝人寰的血肉代价。

 他们孤立无援,在火海与硝烟中苦苦支撑,阵地摇摇欲坠,防线几近崩溃边缘,整个战局已到了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

 张芷宁的队伍分散行军,率先抵达战区的五营长迅速掏出地图,眉头紧锁,试图就地部署作战方案。

 一旁的要麻看得心急火燎,一个箭步冲上前,急得就差当场跪下了,扯着嗓子嚷道:“哎哟我的活祖宗唉!小鬼子就在山脚下窝起的嘛!这节骨眼上还瞅啥子地图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