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座林译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第186章 第一层防御体系

 龙文章立刻率一个营阻击,他铺开兵力,着手挖掘阻击阵地。他们驻守的无名山岭呈“土”字形态势:中间是一条通路,两侧则是不足百米高的缓坡。

 他以山岭“土”字的两横为依托,层层构筑起四道阻击线,各阵地相互支撑,织成一张严密的交叉火力网。

 正午时分,鬼子追兵约一千余人终于杀到,随即对山岭发起第一波进攻。战术依旧是老套路:正面佯攻牵制,主力则悄悄向侧翼迂回包抄。

 龙文章牢牢攥住地理优势,一面用迫击炮配合重机枪压制正面之敌,一面故意装作刚发现侧翼敌情,先以手榴弹和步枪仓促还击,最后才让冲锋枪分队突然杀出,“勉强”将防线稳住,演得恰到好处。

 入夜后,鬼子果然发动夜袭,龙文章的“营部”首当其冲遭到突击。早已安排好的军官们假意慌乱撤离,部队也随之“溃退”。鬼子追击了一段,终因夜色太浓、地形不明,只好停下脚步固守待援。

 这一切都显得天衣无缝,鬼子彻底中了圈套。他们笃定华夏军队又一次“崩盘”了——这是他们最熟悉的模式:只需持续施压,用大部队驱赶、小部队袭扰,这些华夏军人就会像绵羊般落入狼群的围猎。

 然而现实并未如鬼子所愿。尽管对手且战且退,却始终保持着严密组织,依托层层防线不断阻击,甚至不时发起凌厉的反冲击,让追击的部队苦不堪言,一整天下来竟连五十里都没能推进。

 等到追兵扎营休整时,对方的后续部队已然赶到。两军兵力汇聚后,总人数已近五千人,这让鬼子生出了将其一举歼灭的念头。从火力配置与士兵素养判断,这支部队显然是刚完成整编的美械团。

 更关键的是,根据地图研判,对手应当已退守至龙泽。作为曼德勒地区的战略桥头堡,此地极具价值。拿下这里,向北可直取曼德勒,向东则能进攻东枝,战略意义重大。

 然而作为这次重点攻击目标的龙泽,不知何时已构筑起坚固防御工事。守军依托三座百多米高的小山丘,构建出连环防御体系,工事沿南北走向延伸,形成一条长约600米的延伸式战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