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烽烟起于庙堂间
皇城,承天殿。
往日庄严肃穆、象征着王朝权力核心的大殿,此刻弥漫着一种无形却足以令人窒息的压抑。鎏金柱础依旧沉稳,蟠龙藻井依旧辉煌,但流转于其间的,不再是泱泱大国的堂皇气象,而是一种隐隐的、仿佛地基正在悄然蚀空的虚浮感。
龙椅之上,年近五旬的皇帝慕容弘基,眉宇间积郁着化不开的疲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悸。他虽尽力维持着帝王的威仪,但眼下的青黑和微微颤抖的指尖,却泄露了内心的不宁。近月以来,怪事频发。先是钦天监接连奏报星象紊乱,紫微晦暗;继而各地灾异不断,或大旱蝗灾,或地动水患,奏疏如雪片般飞来,无一不是请求赈济、彰显天怒;更诡异的是,他自身近来时常心悸难眠,梦中总见龙气溃散、山河崩摧的可怕景象。
“众卿,”慕容弘基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打破了殿中令人难堪的沉寂,“近日天象示警,灾异频仍,百姓不安,朕心甚忧。尔等食君之禄,分君之忧,可有何良策,以安天下之心,稳固社稷?”
阶下文武百官分立两侧,闻言皆是神色凝重,窃窃私语,却无人敢率先出列。这并非寻常的天灾人祸,其背后隐隐透出的不祥气息,让这些久经宦海的老臣们也感到心惊肉跳。
一片沉默中,一位身着紫色仙鹤补服、面容清癯、眼神却锐利如鹰的老者,缓步出列,正是当朝太师,亦是皇室宗亲中辈分极高的裕王——慕容章。他手持玉笏,躬身道:“陛下,天象虽玄,事在人为。老臣以为,当务之急,一是遣能臣干吏前往灾地,妥善安抚赈济,彰显陛下仁德;二是……或可举行一场盛大祭典,陛下亲率百官,祭告天地祖宗,忏悔己过,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此言一出,部分老成持重的大臣微微颔首,祭天确实是历代王朝应对天灾异象的常规手段。
然而,未等皇帝表态,另一侧,一位身着暗红色蟒袍、面容阴柔、气息森冷的中年宦官,却轻轻咳嗽一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此人乃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兼领东厂提督,皇帝身边最受宠信的内侍——曹谨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