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烽烟起于庙堂间(第2页)
曹谨贤尖细的嗓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独特的穿透力:“裕王殿下所言,老成谋国,自是正理。然,奴婢以为,此次灾异非同小可,恐非寻常祭天所能平息。奴婢近日得异人献上古籍,言及当今之困,乃因龙脉有恙,国运流转不畅所致。需以特殊之法,导引龙气,重定乾坤,方可化解此劫。”
“特殊之法?”慕容弘基眉头微蹙,看向曹谨贤,“曹伴伴,是何方法?”
曹谨贤躬身更深,声音带着一丝蛊惑:“回陛下,古籍记载,需于皇城中枢,设‘祈运大阵’,以皇室血脉为引,汇聚百官气运,辅以……些许血食为祭,沟通天地,方能引导龙气归位,稳固国本。”他刻意模糊了“血食”的具体含义,但殿中不少大臣已隐隐色变。
“荒谬!”一位身着绯袍、面容刚正的御史大夫立刻出列反驳,“曹公公此言,近乎邪术!国运乃天命所归,民心所向,岂是区区阵法血食所能左右?此等妖言,惑乱圣听,其心可诛!”
“李大人此言差矣。”曹谨贤不急不缓,阴冷的目光扫过那位御史,“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莫非李大人有更好的良策,能解陛下之忧,能安天下之心?还是说,李大人坐视国势倾颓,却只会空谈误国?”
“你!”李御史气得浑身发抖,却一时语塞。眼下局面诡异,他确实拿不出立竿见影的办法。
朝堂之上,顿时分为两派,一派以裕王为首,主张常规赈灾祭天;一派隐隐以曹谨贤为核心,鼓吹那神秘的“祈运大阵”。双方引经据典,争论不休,将殿中的压抑气氛推向高潮。
慕容弘基听着下方的争吵,只觉得头痛欲裂,那股心悸之感再次袭来。他潜意识里觉得曹谨贤的方法透着邪气,但对方言之凿凿,且近来的噩梦和不安,让他对所谓“龙脉有恙”之说产生了恐惧。更重要的是,曹谨贤掌管东厂,势力盘根错节,近日来更是频频示警,言称查到有“妖人”勾结外藩,意图对社稷不利,这更让他心生猜忌,倾向于依赖这个掌控着黑暗力量的宦官。
就在争论僵持不下之际,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