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催人泪下的《雄关漫道》(第3页)
全场响起抽气声。
这时周叙声音又响起,他语气轻缓却清晰可闻。
“我们华国还讲究隐喻和移情于物。无论是古代防御工程长城,还是近代精神地标宝塔山,在林同志的针线下,都成了一代代华国人众志成城、薪火相传精神的物化。”
“雄关漫道、雪化成河,这是过去长城的边关将士们,递交给革命先烈们的接力棒。这不是一幅简单的刺绣,而是一部用针脚写就的历史书。”
周叙的话把在场国人带回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
神州陆沉、生灵涂炭,“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悲壮背后,是在亡国灭种的边缘摇摇欲坠的中华民族。
那时大家不知前方是否有曙光,只是拼着一口气咬牙坚持。
在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没有一个人后退,倒下一个,立刻有更多人顶上,接过染血的枪,踩着战友的遗体继续冲锋。
哪怕只剩最后一口气,也要把身体筑成挡在同胞前的墙。
从宝塔山到长安街,这一路,是无数生命的倒下铺就的生路,是他们前赴后继的悲壮,撑住了民族不垮的脊梁。
群众们泣不成声,几位将领沉默不语,只是缓缓抬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致敬那些永远留在战场上的英雄们,肉身虽损,精神不朽——他们自己,就是插在阵地上的永恒“界碑”!
空气肃穆又安静,所有人都深深沉浸在这幅穿透时间、空间的刺绣作品中。
高卢国文化参赞摇头感叹,“你们华国总是让我惊讶,一件薄薄的绣布竟然承载了如此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周叙笑着回应,“贵国的革命改变人权,我们的革命延续文明,都是世界的宝贵遗产,我们两国的人民共同谱写了一段追求解放的人类史诗。”
高卢国文化参赞哈哈大笑。
周叙这话说到他心坎了,他一向为自己国家的大革命骄傲不已。
外交部领导引领着对方往下一幅作品走,不忘回头给了周叙一个赞赏的眼神。
周叙微笑颔首,默默退回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