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怒斩金使(第2页)
转头对禁军道:“来人,把王相公请入皇城司地牢,好生招待!”
第二日,金人使者的头颅悬挂在东京城的城墙之上。
文武官员看到后,都感到非常震惊,心中最后的和平希望也随之破灭。
他们明白了,皇帝是下定决心要和东京城共存亡了。_零/点,墈·书+ `埂^薪_最\哙^
城内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王时雍被查办的消息传开,加上金人的最后通牒期限越来越近,张邦昌等主和派官员开始感到恐慌。
他们经常私下聚集在一起,商量应对的办法,想要利用东府的力量影响政局。
宋朝的中央权力机构分为两部分:枢密院负责军事,称为西府;
中书门下负责政务,称为政事堂,也称东府。
这两个机构合称“二府”。
经过崇祯皇帝的一系列调整,主战派现在己经完全掌握了西府的权力。
然而,东府政事堂一首是主和派官员聚集的地方,从上到下,大部分官员都倾向于议和。
前不久崇祯提拔主战派的何栗为宰相,也未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政事堂的格局。
这些文官每天都在思考如何通过谈判让金兵退兵,甚至私下派人与金人沟通。
东京城虽然被金军围困,但城池范围很大,金军不可能完全包围。
城中仍然有人能够离开,比如传达命令的士兵。
政事堂的官员们就利用传递勤王诏令的机会,秘密派出许多人出城与金人勾结。
经过一番商议,主和派决定采取“死谏”的方式来应对危机。
当天早朝,垂拱殿内气氛沉重。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神情平静。
内侍宣布:“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短暂的沉默后,礼部尚书李若水走上前,声音带着哭腔说:
“陛下!东京危在旦夕,国祚悬于一线!城中百姓,饥寒交迫,饿殍遍野,其状之惨,触目惊心!将士疲惫不堪,粮草将罄,恐难维继!”
李若水泣不成声,其声愈发悲切:“陛下,城外金兵攻势不辍,昼夜不休,城墙己然千疮百孔,随时可能倾覆!臣等力劝陛下南迁,实乃为大宋宗庙社稷之万年计,亦为亿万黎民苍生之活路考量啊!陛下若执意固守,恐将重蹈覆辙,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