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冗官之弊(第2页)
可即便如此,他对燕雀湖新宫的缓慢进度,仍旧感到难以容忍。
终于,崇祯忍不了,决定开会骂人。
他以督促新宫工程的名义,特地点名让工部尚书、营缮司主事、度支司主事、户部郎中以及几位负责监工的御史全部参加朝会,不准请假。¨比-奇¨中*文\蛧^ ,醉¨鑫¢彰′劫`埂^辛,快/
第二天朝会。
崇祯让几人当庭说清楚,究竟怎么个事。
按理说,如此重要的工程,由这般多核心部门共同负责,当能高效推进才是。
然而,议事堂上,却充斥着推诿扯皮之声。
工部尚书首先禀报,言及砖瓦木料供应不及时,言明是度支司拨款滞后,导致采买受阻。
度支司主事随即辩称,户部未足额拨付建造款项,且所有采购,都必须经由户部、工部、度支司三方会签,再经御史台监察备案,批文流程繁琐,经办官员众多,层层审批,消耗时日,绝非他度支司一家之过。
户部郎中也叫苦不迭,诉说迁都不久,国库空虚,漕运不畅,且各地赋税征收困难。
他更是将矛头指向地方,抱怨地方官吏人浮于事,征收效率低下,导致国库入不敷出,无力足额拨付。
甚至连一向以“纠察百官”为己任的御史,也振振有词,言辞间不乏对其他部门的指责,唯独不见自省。
崇祯端坐在龙椅上,面沉如水,耳边充斥着各种“禀报”、“辩驳”、“缘由”,却听不到一句“臣等会立刻解决”。
他看着这些官员,或慷慨激昂,或垂头丧气,但无一例外,都在抱怨问题,却无人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够了!”崇祯猛地一拍龙案,声震西座。
殿中顿时鸦雀无声,所有官员皆噤若寒蝉,大气不敢出。
“朕只问一句,一座皇宫的修建,为何需要如此多的司衙,如此多的官员?”
崇祯的目光如同鹰隼:“采购砖瓦,需要工部、度支司、户部三司会签,再经御史监察,最后报中书省备案,一个简单的劳务招募,竟要层层上报,十数道批文,耗时旬月!这便是你们口中的‘国事艰难’吗?这分明是人浮于事,官吏臃肿,拖累国事!”
他指着工部尚书:“你,身为工部主官,可知每日工地上有多少拿着俸禄却无所事事之人?那些闲散官员,又占去多少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