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东方笑笑生
第110章 君臣相别
数日之后,金陵城门前,气氛肃穆而凝重。/零`点¢看′书′ !庚.辛\罪+筷*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晨雾未散,寒意袭人,却丝毫没有阻挡百官相送的队列。
文武群臣,皆身着朝服,整齐肃立在城门两侧,望着即将远行的左丞相李纲。
他们眼中,有震惊,有钦佩,更有对这位年迈老臣此行凶险的深深忧虑。
在队列的最前端,崇祯帝身着一件素色常服,立于城门之下。
他没有乘坐龙撵,也没有浩大的仪仗,只是在寥寥几名近侍的陪同下,亲自前来为李纲送行。
目光紧紧盯着眼前这位年逾花甲的丞相,眼中情绪复杂,有不舍,有敬重,更有难以言喻的沉重。
李纲同样一身简朴装束,只备了一辆青骢马车,身旁只跟着数名精干的随从。
他郑重地向崇祯帝及在场百官躬身行礼,那背影虽有些清瘦,透着一股义无反顾的坚毅。
崇祯缓步上前,扶住李纲,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忍:“李卿……此去两河,路途遥远,金兵肆虐,务必万分小心,朕……实不愿李卿以身犯险。”
看着李纲那风霜刻画的面容,崇祯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另一个人的身影。
他曾经最为倚重的内阁首辅,杨嗣昌!
杨嗣昌啊……那个曾经提出“攘外必先安内”、“西正六隅十面网”剿匪战略的实干派,曾亲自南下督师征剿张献忠,试图力挽狂澜的大明忠臣。^墈,书^君- ,庚?鑫*醉-全^
他为了大明,鞠躬尽瘁,日夜操劳,最终却因积劳成疾,心力交瘁,病死在了军营之中。
噩耗传来时,崇祯曾肝肠寸断,痛彻心扉,为失去这等股肱之臣而悲恸不己。
而眼前,李纲的背影,竟与当初杨嗣昌离京赴任时的那般决绝与沉重,是何等相似!
他真不希望李纲也落得如此下场!
崇祯在心中默默念叨,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
像李纲这般真正为国为民,敢于首面困境的实干之臣,在大宋朝堂上己是凤毛麟角。
若是折损,将是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