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设立锦衣卫(第3页)

 改组后的皇城司,其核心使命是肃清国内叛乱隐患,巩固大宋王朝的统治根基。 

 皇城司的其职责范畴也随之扩大。 

 首先是民生舆情监控。 

 皇城司将渗透市井,搜集民间流言蜚语、民变征兆,如酒肆谣言、瓦舍反诗、帮会密谋等,做到防微杜渐。 

 同时,镇压那些蛊惑人心的邪教组织,例如摩尼教明尊结社、白莲社香堂等。 

 其次是官僚系统监察。 

 皇城司建立官员贪腐档案,详尽记录其田产、商铺、钱庄暗股等资产变动。 

 查办结党营私案件,无论是科举朋党还是将门联姻网络,都将面临严密监控。 

 再者是皇室安全保卫。 

 皇城司有责任护卫皇室成员,包括亲王、帝姬的出行卫队。 

 筛查宫廷危险源,对御膳房进行毒物检测,核验内侍背景,确保皇室成员的绝对安全。 

 最后是特殊司法权。 

 和大明锦衣卫一样,皇城司拥有超越寻常衙门的权力,可不经刑部首接查抄官员府邸,并可接管地方死牢,关押谋逆重犯。 

 皇城司最高长官为提举,正三品。 

 原皇城司提点顾千帆,因其在情报方面屡屡立下大功,深得崇祯器重,被委以重任,执掌改组后的皇城司。 

 为了确保皇城司能无孔不入,顾千帆在崇祯授意下,建立了庞大的“察子”系统: 

 妓女(勾栏监听)、乞丐(街巷眼线)、茶商(跨州府传递消息)等各行各业的人员,都将成为其耳目。 

 皇城司更是开发出“钩考簿”,记录全国五品以上官员的资产变动,以及“反诗檄”等阴损司法工具,可以伪造“逆诗”诱捕太学生清议领袖,达到打击异己的目的。 

 皇城司的国内重点打击目标明确。 

 首当其冲的是那些主和派文官集团,皇城司将全力收集他们私通金国的证据链。 

 其次是东南豪商的走私网络。 

 最后,各地将领私自募兵、兼并田产等行为,将成为皇城司重点调查的对象。 

 锦衣卫和皇城司,这两个机构,都拥有监察百官的职能。 

 崇祯此举,并非冗余,他深谙制衡之道,如此一来,两方相互监视,相互制约,可有效防止任何一方蒙蔽圣听,确保信息透明。 

 一旦出现异动,两边对照,忠奸立辨! 

 杜充的投敌,给崇祯再次敲响了警钟。 

 他必须紧握手中的权柄,用最铁血的手段,涤荡朝野,肃清内患! 

 金陵府的夜色深沉。 

 崇祯凝视着窗外,自言自语道:“派人去一趟金国上京,瞧瞧太上皇。” 

 一道影子悄然现身,躬身抱拳:“遵旨!” 

 锦衣卫随即散去,没入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