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天子吊唁(第2页)
宗泽的灵柩安放在灵堂中央,西周摆满了百姓和士人送来的挽联与花圈。
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崇祯亲自上前,接过内侍递来的三炷香。
深吸一口气,缓缓走至灵柩前,躬身三拜,然后将香插入香炉中。
香炉里,早己插满了无数炷香,青烟袅袅,如同无数人的哀思与敬意。-晓?税¢C\m-s¢ ^已+发+布¨罪·新¨章/节?
面对宗泽的灵柩,崇祯声音洪亮而悲怆:“呜呼!宗帅泽,忠勇之士也!自靖康之变,金兵犯阙,宗帅首倡勤王,身先士卒,奋力御敌,护我社稷安危,其功绩,光耀千秋,其忠义,日月可鉴!”
“宗帅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至临终犹呼北伐,此何等忠烈哉!朕痛失股肱,大宋痛失栋梁!”
“今追赠宗帅观文殿学士,太师,谥号曰忠简!宗帅英魂不远,必佑我大宋北伐功成,社稷永固!”
皇帝赞颂,是对宗泽盖棺论定的最高评价。
追赠“观文殿学士,太师”,是大宋臣子的最高荣衔。
“忠简”的谥号,更是彰显了宗泽一生忠诚正首、勤俭廉洁的品格。
宗泽的儿子宗颖,身穿孝服,跪在灵堂一侧。
见到皇帝亲自前来吊唁,并给予父亲如此厚重的哀荣,感激涕零,伏地不起。
吊唁完毕,众将士也依次上前祭拜。
在祭拜的队伍中,岳飞的神情尤为悲痛。
他走到宗颖身边,轻声说了几句安慰的话。
祭拜结束后,岳飞来到崇祯皇帝面前,郑重拱手请旨:“陛下,末将恳请护送宗帅灵柩,前往镇江安葬!”
崇祯皇帝看着岳飞,这位年轻的将军,面色凄然。
宗泽曾提拔岳飞做忠义军统制,对其有知遇之恩。
正是宗泽的提携,才有了岳飞第一时间参与勤王,崭露头角。
故而岳飞终生感激宗泽的知遇之恩。
对他而言,宗泽的恩情与崇祯皇帝的信任,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两次知遇!绝不可负!
崇祯点头道:“岳卿忠义,朕心甚慰,宗帅英灵,当得此厚待,朕命宗颖扶柩,岳飞将军护柩,一并前往镇江,宗帅夫人陈氏,亦合葬于镇江京岘山上,此事,便由宗颖与岳飞将军全权操办,沿途所需,地方官府务必竭力相助!”
“臣,遵旨!”岳飞与宗颖齐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