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天子吊唁(第3页)

 待宗泽的丧事安排妥当,崇祯皇帝在东京的垂拱殿召见众臣。 

 垂拱殿是东京皇宫的内朝正殿,虽然不及金陵新宫的奉天殿宏伟,但也显得庄重肃穆。 

 殿内,文武大臣分列两旁,神情严肃,等候皇帝的旨意。 

 崇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殿内群臣,沉声道:“宗帅遽然辞世,东京防务,不可有失,此地乃旧都重镇,战略地位,举足轻重,朕己思虑再三,命刘光世镇守开封,兼任东京留守!” 

 刘光世闻言,立即出列,单膝跪地,洪亮地应道:“末将遵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崇祯皇帝之所以选择刘光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刘光世是山东军节度使,在枢密院又挂着签书枢密院事的职衔,资历深厚,麾下兵马精锐,实力强大。 

 由他镇守开封,足以稳定局面,震慑宵小。 

 接着,崇祯又将目光投向了宗颖,说道:“宗颖,你乃宗帅之子,宗帅为国尽忠,朕不忘其功,你虽年轻,然侍父左右,耳濡目染,亦知军务,朕念你忠孝,特拔擢你为兵部右侍郎,入京辅助兵部,参赞军机!” 

 宗颖听到自己的任命,大感意外,兵部右侍郎,这可是正三品的要职! 

 他赶紧谢恩:“臣宗颖,谢陛下隆恩!臣定当竭力效忠,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崇祯皇帝如此安排,自有其道理。 

 宗颖虽然是宗泽之子,但毕竟资质尚浅,且是文官出身,若首接让他接任宗泽留守东京,成为一方封疆大吏,恐难以服众,也难以胜任。 

 而刘光世资历深厚,能力卓著,是镇守开封的最佳人选。 

 宗颖原本只是一个六七品的小官,一跃而至正三品的兵部右侍郎,这己经是极大的破格提拔,也算是皇帝对宗泽一家的荫封和恩典。 

 将宗颖调入京城,既是对宗泽的尊崇,也能将宗颖置于自己眼皮底下,便于培养。 

 此番调整,既稳定了东京的防务,又安抚了宗泽的家属,更在无形中强化了崇祯皇帝对军权的掌控。 

 他将宗泽留下的精锐兵马,拆分为数部,分派给韩世忠、岳飞、张俊等人,让他们各领一部,协同作战,相互制约。 

 如此一来,既能发挥各部将领的才能,又能避免一家独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