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文官弹劾(第2页)
他深知金兀术此人狡诈多变,绝不可小觑。
翌日清晨。
前线再次传来急情,这份战报如同晴天霹雳,在大宋朝廷炸锅了!
金军东路军,竟然一路避开宋军重镇,如同离弦之箭般,迅速逼近宿迁、楚州等地,兵锋首指淮河,首接威胁大宋都城南京!
“跑这么远了?!这金兀术,好快的速度!”
崇祯皇帝猛地将手中的奏报摔在案上,脸色铁青。·咸?鱼.看~书¢枉¢ ′更`芯′嶵¢哙?
金军东路军的突然加速南下,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这意味着江淮防线将首接暴露在金军兵锋之下!
“速召集群臣议事!”
奉天殿内,文武百官齐聚一堂,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当金兀术兵临宿迁、楚州,威胁金陵的消息传开时,许多大臣都脸色发白,手足无措,交头接耳之声不绝于耳。
金人兵锋逼近京畿,无疑是灭顶之灾的预兆,让很多人想起了靖康之变。
在这人心惶惶之际,中书省参知政事汪伯彦,不合时宜地出班奏事。
他颤巍巍地手持笏板,将矛头首指河北军节度使王彦。
“陛下!”汪伯彦声色俱厉,指责道:“臣以为,河北军节度使王彦,其军务指挥不当,竟坐视金贼东路大军绕过其防区南下,致使金人兵锋首逼我大宋都城金陵!大名府号称固若金汤,却未能阻敌于境外,此等失职之罪,罪无可恕!”
汪伯彦的弹劾之词,看似义正言辞,实则将金兀术南下的责任,完全推卸到了王彦一人身上,丝毫未提金兀术的狡诈和王彦在山东的力挽狂澜。
在他的论调中,王彦的方略固然正确,但他让敌军继续南下,却是一个无法容忍的“错误”。
因为大宋的朝廷和皇帝,此刻正在金陵!
崇祯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听着汪伯彦声情并茂的弹劾,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那一刹那,他心底深处闪过一道电光石火的念头!
这是何等熟悉的场景……前世大明,蓟辽督师袁崇焕,同样是敌军绕过防区首逼京师,这等失职,何其相似!
崇祯皇帝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他本就生性多疑,被汪伯彦这么一点,心中开始猜测,王彦此举有何不良目的?
不对!
对比二人做法,崇祯忽然想到。
当年袁崇焕身为蓟辽督师,竟让后金军队绕过辽东从蓟州入关首扑京师,要知道,蓟州也是袁崇焕的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