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燕云十六州(第2页)

 对宋军而言,收复真定府的意义重大。 

 它是压在金国与南宋之间的一块楔子,一旦拔出,北面的幽燕门户便隐约可见了。 

 真定以西,可阻太原之路,切断山西金军南下; 

 以东,则首逼燕云十六州的南部西州。!w/a.n`b-e!n!t!x-t¨.!n,e¢t? 

 这意味着,大宋可以开始着手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燕云十六州,这个名字在大宋的史册里,像伤疤一样刻了整整一百六十年! 

 大唐灭亡后,五代的后唐将领石敬瑭,为了请契丹辽国扶他上帝位,把这北方的十六个州割让给了辽国。 

 这十六个州,范围大致覆盖后世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山西的北部地区。 

 具体包括: 

 幽州(北京城区):十六州的核心,辽朝时为南京析津府,金朝改为中都大兴府。 

 蓟州(天津蓟州区):连接幽州与渤海的交通要地。 

 瀛州(河北河间市):南部门户,靠近北宋旧境。 

 莫州(河北任丘市北):与瀛州相邻,是华北平原进入燕云的前沿。 

 涿州(河北涿州市):幽州南侧屏障,离南宋控制的淮河流域较近。 

 檀州(北京密云区):幽州东北部,防御契丹(女真)骑兵的重要据点。 

 顺州(北京顺义区):幽州东部,扼守潮白河通道。 

 新州(今河北涿鹿县):连接幽州与西部云州的枢纽。 

 妫州(河北怀来县):控制桑干河上游,是北方骑兵南下的必经之路。 

 儒州(北京延庆区):幽州西北门户,靠近蒙古高原。 

 武州(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西部军事重镇,抵御草原部落的前线。 

 蔚州(河北蔚县):连接河北与山西的关键,地势险要。 

 云州(山西大同市):西部核心,辽朝时为西京大同府,金朝沿用。 

 应州(山西应县):云州南侧屏障,以应县木塔闻名。 

 寰州(山西朔州市东):云州与朔州之间的战略节点(北宋曾短暂收复,后又丢失)。 

 朔州(山西朔州市):西部最南端,靠近南宋控制的河东(山西南部)边境。 

 燕云十六州,既有河北北部的平原门户,也有山西北部屏障太行的一列要隘。 

 自辽国占据后,燕云成为辽朝的“汉地核心区”,契丹在此推行“以汉治汉”,发展农耕、建立科举,持续统治近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