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东方笑笑生
第258章 朕写的诗不好?(第3页)
来自西夏的使团,在经过漫长的跋涉后,终于抵达了大宋的陪都南京金陵府。
为表“诚意”,这支使团并非空手而来。
在使团队列的中央,一辆囚车格外醒目。
车中之人蓬头垢面,形容枯槁,却依稀能辨认出曾是赫赫有名的大宋旧臣,杜充。
杜充,此人原是北宋末年的大名府留守,曾在金兵入侵时镇守京畿。
然而,他终究是怯懦无能之辈,面对金人的铁蹄,弃城而逃,转而投降金国,甚至在金人扶持的伪宋政权中担任了枢密使,助纣为虐。
崇祯帝北伐,兵围东京汴梁时,杜充再度弃守,狼狈西逃。
他本想投奔正在攻打长安京兆府的金军完颜娄室,却不料那支金军早己因战事失利,撤退北上。
走投无路的杜充,深知即便再回金国也得不到重用,甚至可能因其反复无常、弃守东京的行为被金人治罪。
毕竟金人对逃兵向来是深恶痛绝。
在绝望之下,杜充投奔了西夏,因为此前己有好几名宋军将领叛逃至西夏。
本以为可以在西夏苟且偷生,没想到安稳日子没过几天,便被西夏人五花大绑,当做献给大宋的“礼物”,押解着来到了金陵。
此刻的杜充,内心五味杂陈,有被故国抛弃的悲哀,有被新主出卖的愤恨,更有对未知命运的恐惧。
整个一三国家奴!
西夏使团抵达的消息,连同杜充被押解而来的细节,第一时间便呈报到了崇祯帝的案前。
崇祯帝阅罢奏报,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西夏此举,无疑是对大宋北伐胜利的肯定,也是对大宋国力强盛的忌惮,更是对昔日叛臣的最好处置。
他当即下旨,将杜充下狱,并命刑部、大理寺会同御史台,迅速审理其卖国求荣之罪。
同时,一道更具惩戒意味的旨意也随之颁布,令杜充身负“卖国贼”的沉重牌子,进行全国巡演,让大宋百姓唾弃,以儆效尤,也以告慰那些在战乱中蒙难的黎民百姓。
杜充游街示众,成为金陵城乃至整个大宋近期最热门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