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来龙去脉(第2页)

 他将手中的凭据递给身后的皇城司提举顾千帆,沉声吩咐道:“此事关系重大,你亲自去刑部彻查此事!务必在最短时间内,给我一个明确的交代!” 

 顾千帆心头一凛,他知道陛下此言,己是动了真怒,于是躬身领命。 

 说罢,便带着几名皇城司精干人手,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茶肆。\艘-飕·晓^税+枉+ ?更_薪.蕞,快- 

 李清照见此情景,心中既是激动,又是不安。 

 眼前这位公子一声令下,竟能调动如此精干之人去刑部查案,其身份绝非普通权贵。 

 她不安地问道:“敢问公子……您究竟是何人?若公子不愿告知,那妾身也无法……” 

 崇祯摆了摆手,示意她不必多问,只是淡淡地答道:“我是谁并不重要,你只需知道,我是能还你夫君清白之人。” 

 一边说着,一边又拿起了那卷《金石录》手稿,细细翻看。 

 其中对古物器形的描述,对铭文的考证,对源流的辨析,无不彰显着高超的学术水准。 

 “这《金石录》考订严谨,学问精深,赵明诚确是大家!” 

 崇祯帝不禁赞叹道:“此等大学问,此等治学精神,岂是那些只知攀附权贵、蝇营狗苟之辈能比拟的?” 

 李清照见他竟然懂学术,并且对《金石录》推崇备至,心中的戒备和不安稍稍放下。 

 她明白,能赏识她夫君学问之人,绝非等闲之辈。 

 皇城司的情报网络遍布大宋各地,尤其是在京师金陵,更是密布如织。 

 顾千帆得了崇祯帝的旨意,雷厉风行,只用了短短半天的时间,便将赵明诚一案的来龙去脉查得清清楚楚,一应证据,也迅速地收集齐全。 

 日暮时分,顾千帆回到了茶肆雅间,向崇祯禀报了调查结果。 

 “公子......”顾千帆压低声音,向崇祯躬身禀报:“查清楚了!” 

 说话间,瞥了一眼李清照。 

 李清照也识趣,当下福了一礼,自己走到隔壁的包厢。 

 “启禀陛下,赵明诚一案,确系冤情!” 

 顾千帆道:“其夫赵明诚,任江东经制副使,此官职负责监督首隶江东区域经制钱的征收,包括商税、酒税、契税等附加税的稽查与上缴,他职责所在,需核查地方官员是否存在截留税款、虚报账目等行为,并将征收情况首接上报户部。” 

 顾千帆顿了顿,继续说道:“正因为赵明诚查账严谨,铁面无私,得罪了金陵知府陈邦光,这陈邦光早有贪墨劣迹,赵明诚的彻查触及了他的利益,于是,陈邦光便怀恨在心,指使御史台的御史张桐弹劾赵明诚贪赃枉法、私藏禁物,诬陷他利用职务之便,获取珍稀文物,借收藏敛财、私占朝廷重器。” 

 崇祯哦了一声,想起了上个月御史台弹劾官员一事。 

 大宋的监察体系以御史台为核心,负责纠察官邪,肃正纲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