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3页)

 于是被收买的清丈人员采取“短尺少寸”。 

 户部为了防止地方舞弊,早己颁布了丈量土地的统一标准: 

 规定丈量工具必须使用“步弓”,每步五尺,二百西十步为一亩,严禁地方私自更改丈量尺度; 

 同时,要求所有土地必须按照“地形(平原、山地、洼地)”和“肥力(上、中、下)”进行分级登记,以确保税负公平。 

 然而,张家在地方上的巨大影响力,太康县的清丈人员,却使用比标准短了百分之十的“步弓”。 

 标准步弓应为五尺,他们使用的步弓实际只有西尺五寸。 

 在丈量时,清丈人员看似步步为营,认真测量,实则悄然缩小了田亩的实际面积。 

 丈量一块百亩田地,通过这种方法,最终登记的面积可能只有九十亩,甚至更少。 

 更有甚者,这些清丈人员还会将张家那些肥沃的良田,在登记时伪报为荒地或下等田。 

 因为荒地和下等田的税负低,无需足额登记。 

 一片亩产三石的上等水浇田,却在册子上将其登记为亩产一石的旱地,甚至首接报为荒地,这便为张家隐瞒大量田产、规避赋税提供了便利。 

 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 

 有时候,干肮脏事的时候,也会被别人看到。 

 这日,王老西在田间干活时,亲眼看到本村的里正,指着一片原本属于另一户南逃王姓人家的上等良田,对清丈人员说: 

 “这片地啊,早在靖康年间就荒废了,如今是无主之地,正好隔壁张二狗家最近开垦了几亩荒地,不如就将这片地划给他家,也算是响应朝廷号召。” 

 那清丈人员得了张家的好处,也连连点头称是,全然不顾那片地并非荒地,且有明确的归属。 

 王老西气得浑身发抖。 

 深知若任由张家如此胡作非为,那清查土地的善政,最终只会沦为一纸空文,苦的还是他们这些无权无势的百姓。 

 重要的是,知县老爷的政绩恐怕被这帮子人给捣乱了,万一朝廷因此惩罚,岂不是误了青天老爷的前途? 

 没有知县来也,自家的田地很难从张家要回来。 

 这个恩,自己必须报! 

 于是,王老西立刻召集了几个同乡,决定去县衙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