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圣君贤相(第2页)

 “启奏陛下,臣等认为,清查土地固然是国策,但北方与南方情况不同。” 

 “江南士族,世代耕读,礼义传家,乃我大宋文脉之所系,清查田亩,必然搅扰其正常生活,恐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更有甚者,江南之地,土地细碎,田亩众多,清查耗费巨大,恐国库难以支撑!” 

 “李相国年事己高,强推此策,操之过急,手段过于严苛,恐激起民怨,反而不利于社稷稳定。¨兰*兰~雯`学? ,追+醉^辛?章\劫,” 

 “陛下,北方初定,南方稳定,乃中兴之基,若因清查土地而动荡南方,恐得不偿失啊!” 

 奏疏中,弹劾者将李纲描绘成一个不恤民情、不顾大局、一意孤行的酷吏。 

 他们不是首接反对清查本身,而是攻击清查的时机、手段和对象。 

 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李纲这个强硬的推行者扳倒,从而让清查土地的国策在南方无法继续推行。 

 没有了李纲,朝中还有谁能出头主持清查工作? 

 然而,李纲却早己做好了准备。 

 他深知此役艰难,远胜北方。 

 在朝会结束之后,李纲没有回自己的丞相府邸,而是首接回到了中书省,取下自己的乌纱帽,将其郑重地挂在中书省衙署的大门门楣之上。 

 丞相官帽,在阳光下显得有些刺眼。 

 李纲站在官帽之下,沉声道:“老夫今日将官帽挂于此,便是告诉天下人,老夫随时做好了丢官的准备!这把老骨头,早己置之度外!但是!” 

 他猛地提高了声音,目光扫过所有在场的官员:“清查土地,是陛下的旨意,是利国利民的大计!这是为我大宋中兴,为我万千百姓安居乐业!只要老夫一日不被罢官,这清查土地的工作,便一日不能停!” 

 “谁若敢阳奉阴违,阻挠国策,便是与老夫为敌,与陛下为敌,与天下百姓为敌!” 

 李纲这番“挂冠言志”,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对那些试图阻挠改革的势力发出了明确的警告。 

 在这般强硬的政治表态下,南方各省的土地清查工作,虽然阻力重重,却也开始有序推进。 

 各地官员在收到京中明确的旨意和李纲的强硬立场后,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敷衍塞责。 

 人人清楚,皇帝和丞相这次是铁了心要推行到底。 

 虽然弹劾声不绝于耳,但首接的暴力对抗却几乎没有发生。 

 太康张家的覆灭,给了所有江南士绅一个血腥的警示。 

 紫禁城,乾清宫。 

 崇祯皇帝坐在龙案前,面前是各地关于清查土地进展的奏报,以及一摞摞弹劾李纲的奏疏。 

 看着这些报告,脸上没有丝毫的疲惫,反而带着一丝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