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百姓焉有活路?(第2页)
李纲的感慨让崇祯的眉头微微皱起。
“陛下以为沈家倒了,便可杀鸡儆猴,实则不然。”
李纲所言,沈家的覆灭确实吓破了苏、松、常三府士绅大族的胆,他们纷纷主动申报田产,补缴税款,使得这些地区的改革推行得异常顺利。_萝/拉~晓+税′ `冕¨费?阅.黩·
可江南,远不止一个平江府。
在更南边的两浙路、福建路等地,士绅大族的抵抗只是由公开转入了地下,变得更为隐蔽和狡猾。
他们不再公然对抗,而是利用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和对地方行政体系的渗透,以各种“合法”的手段,继续规避着土地清查和新的海贸税率。
皇帝雷霆手段的效果,似乎仅仅局限在了平江府及其周边地区。
李纲继续道:“这些士族隐瞒土地的手段层出不穷,远非简单的丈量所能查清,他们或将田产寄于早己过世的远祖名下,或以‘学田’、‘祭田’之名逃避登记,更有甚者,与寺庙道观勾结,将私田变为‘庙产’,官府根本无从下手。”
“至于商税,其流失之严重,更是触目惊心,士族通过官商勾结,获取的税收减免与便利,远超你我之想象。”
李纲的声音透着一股沉重的怒意:“譬如泉州,海商巨贾多与当地士族联姻,其出海的商船,仅凭一张由地方官吏签发的‘公凭’,便可免检大量贵重货物,十税一的抽解,到他们身上,便成了三十税一,甚至百税一!”
“金陵府的茶、盐、酒等专卖行业,几乎被当地士族开设的商铺所垄断,他们常以‘公使库’,即官府招待所采买的名义,大批量进货,从而逃避高额的专卖税,一转手,这些本该归于国库的税款,便尽数落入了他们的私囊。”
“此外,各地的行会,如‘锦行’、‘米行’,早己被士族所控制,他们不仅垄断市场,随意操控物价,更以此为凭,与官府谈判,集体抗税,进一步侵蚀了国家的税收基础。”
李纲越说,崇祯的脸色便越是阴沉。
没想到,自己亲自下场导演了一出杀鸡儆猴的大戏,结果猴子们非但没被吓住,反而换了种更聪明的方式继续偷桃。
“最让老臣痛心疾首的。”李纲的声音微微颤抖起来,“还是户部尚书吕颐浩所推行的新政,到了地方,己然变了味道,成了盘剥小民、利好士族的又一柄利器!”
“嗯?”崇祯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说具体些。”
“就说那‘折帛钱’。”
李纲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份奏疏,“此法名义上是为方便百姓,将部分实物赋税折算成现钱缴纳。”
“可实则,却成了地方官吏与士族联手,通过‘以贱折贵’盘剥百姓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