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红山白骨案:辽河流域的千年诡影》(第2页)
当晚,李锐带着符号照片回到局里,在电脑上调出三个月前王建国报案的记录——仓库失窃的七件玉器中,有一件玉猪龙的底座上,就刻着一模一样的“河神符”。
“王建国为什么要撒谎?”李锐盯着电脑屏幕上王建国的档案:小学文化,独居,父母早亡,在遗址打零工前曾因“盗窃文物未遂”被判过缓刑。“明天再审他。”
可第二天一早,小马带来了一个坏消息:王建国失踪了。他住的那间板房空无一人,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桌上放着半袋没吃完的方便面,门是从外面锁上的——像是主动离开,又像是被人“请”走的。,白`马~书-院¢ /耕¨薪¨醉\筷-
王建国的失踪让案件陷入僵局。李锐调取了遗址周边的监控,发现失踪前夜有一辆无牌的黑色suv停在板房外,凌晨三点离开时,后座似乎躺着一个人。“查这辆车!”李锐拍着桌子,“另外,派人去辽河沿岸搜查,我怀疑王建国可能……”
话没说完,法医老陈的电话打了进来,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李锐,你快来辽河大桥!又发现一具尸体,这次是在河里!”
辽河大桥下的浅滩上,王建国的尸体被泡得发胀,双手反绑在身后,胸口插着一把青铜匕首——那是一把典型的红山文化时期的石柄铜刀,刀柄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符号。老陈蹲在尸体旁,脸色凝重:“死亡时间不超过12小时,致命伤是胸口的刀伤,但奇怪的是,他的胃里有大量的河泥,像是被人强行灌下去的。”
“河泥?”李锐皱眉,“王建国是被溺死的?”
“不,刀伤在前,溺亡在后。”老陈指着尸体的指甲缝,“里面有皮肤组织残留,不是他自己的。还有,你看他的手腕——”
李锐凑近一看,王建国的手腕上有一圈深紫色的勒痕,形状和探房里那具女尸的脚踝勒痕一模一样。“同一个凶手?”小马倒吸一口冷气,“可他为什么先杀了林月,又杀了王建国?”
这时,李锐的目光落在王建国的裤兜上,里面露出半张揉皱的纸条。他小心翼翼地展开,上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字:“他们在找‘神谕’,红山的秘密在辽河底……”
“神谕?”李锐想起林月日志里的“红山的秘密”,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猜测。他立刻联系水利局:“我要查辽河建平县段的水文资料,特别是近半年的河床清淤记录!”
三天后,水利局的老张拿着一叠图纸找到李锐:“李队,你看这里——今年7月,我们在清理辽河下游的淤泥时,发现了一个人工开凿的暗洞,洞口用石板封着,上面刻着……跟你给我的符号差不多的东西。当时以为是古代水利工程,就没上报。”
李锐带着潜水员赶到暗洞时,己是深夜。探照灯的光柱刺破漆黑的河水,照亮了洞口那块刻着“河神符”的石板。当潜水员撬开石板,一股腐臭的气味扑面而来——暗洞里没有“神谕”,只有一具蜷缩的尸体,身上穿着考古队的工作服,脖子上挂着的工牌写着三个字:张教授。
张教授的死让考古队彻底炸开了锅。李锐在他的办公室发现了一本加密日记,破解密码后,里面的内容让所有人毛骨悚然:
“2018年3月,我在整理红山文化墓葬资料时发现一个规律:所有出土玉猪龙的墓坑,都朝着辽河的方向。后来我在博物馆的库房里看到了一件从未展出过的玉器——上面刻着‘神谕’:‘河神需祭品,七玉引魂归,三牲献辽河,白骨镇水眼。’原来五千年前的红山先民,真的用活人祭祀辽河!”
“6月,林月找到我,说她在医院照顾一个老人时,听到对方临终前提到‘红山玉器’和‘辽河祭祀’,还说‘今年会发大水,要用人命换平安’。我怀疑老人和文物走私集团有关,就偷偷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在找‘神谕’里提到的‘水眼’——传说中辽河的源头,藏着红山文化的宝藏。”
“7月,仓库失窃的玉器是我监守自盗。我想把玉器藏起来,却被王建国发现了。他威胁我,说要报警,我只能答应分他一半‘宝藏’。后来林月失踪,我知道是走私集团干的,他们杀了她,把尸体埋在遗址,还摆放玉器伪造‘祭祀’现场,想嫁祸给考古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