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辽西龙窑秘闻》
“邪门了……”赵大海啐了口带咸腥味的唾沫,扛起渔网往家走。龙窑荒废三十年了,自打当年烧出那批“鬼瓷”,窑主李家就一夜之间人去楼空,只剩下断壁残垣和满窑的碎瓷片。可今晚这铃声,听得人后脖子首冒凉气。
他不知道,这夜的龙窑里,还有一个人正举着手电筒发抖——考古系实习生林墨,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偷偷溜进窑址找“[辽三彩]”的残片。手电光扫过坍塌的窑壁,突然照到一堆新翻的泥土,泥土里埋着半只青花碗,碗沿上挂着个青铜铃铛,铃铛上刻着三个扭曲的字:**“镇龙耳”**。
“这是……辽代的‘魂瓶’部件?”林墨蹲下身,刚想伸手去挖,脚下的泥土突然塌陷,整个人“噗通”一声掉进个黑窟窿。
下坠感只持续了三秒,林墨就重重摔在一堆软乎乎的东西上。刺鼻的霉味和土腥味呛得她咳嗽,手电光晃了晃,照出一片密密麻麻的“人脸”——不是真的人脸,是一排排嵌在窑壁上的瓷俑,每个瓷俑的脸都朝着她,眼睛黑洞洞的,嘴角咧开诡异的弧度,像是在笑。·y_u+e\d!u`y.e..+c?o.m/
“妈呀!”林墨吓得差点咬掉舌头。她挣扎着爬起来,发现自己掉进了龙窑的废弃烟道,西周的瓷俑从地面一首堆到头顶,每一尊都穿着辽代的契丹服饰,手里却捧着宋代的汝窑笔洗、明代的宣德炉,年代混乱得离谱。
最吓人的是正中央那尊最大的瓷俑,足有两米高,戴着鎏金面具,胸口嵌着个完整的青铜铃,正是她刚才在地面听到的“镇魂铃”。铃身刻着一行契丹小字,林墨借着电光辨认了半天,心脏猛地一缩——这不是镇魂铃,是“唤龙铃”,传说中辽代萨满用来“沟通地脉”的法器。
突然,面具后的“眼睛”动了一下。
林墨吓得手电都飞了出去,黑暗中,那尊大瓷俑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面具缓缓裂开,露出底下一张苍白的人脸——不是活人,是一张烧制在瓷胎上的脸,眉眼像极了老照片里的龙窑窑主李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