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鸭绿江畔·灯影谣》(第3页)
“那青釉灯呢?”
“是沈青山送给她的定情信物。”赵伯叹了口气,“红姑的魂魄附在灯上,在江里漂了几十年,谁捞到灯,谁就会被她缠上,首到帮她找到沈青山……可沈青山早就死了,六十年代在台湾病逝的,骨灰都撒进了大海。”
林阳的心沉了下去:“那她永远都找不到了?”
“所以她才拉人做替身啊……”赵伯拍了拍他的肩膀,“阿阳,你快走吧,离开宽甸,她就找不到你了。”
可林阳走不了。他想起姑父脖子上的淤痕,想起那个写生大学生攥着的长发,想起红姑在江里等了三百年的绝望。他不能让更多人遭殃。
当晚,他带着青釉灯,划着姑父的木船,往江心漂去。红姑的歌声在耳边回荡:“灯影摇啊摇,船儿漂啊漂……”
“沈青山死了。”林阳对着漆黑的江面喊道,“他去了台湾,娶了别人,六十年前就死了!你等不到他了!”
歌声停了。江面上掀起狂风,木船在浪里剧烈摇晃。红姑的身影从江水里浮出来,站在船头,红旗袍在风里猎猎作响,眼睛里流出黑色的血泪:“你骗我!他说过会回来的!”
“这是真的!”林阳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是他在姑父的日记里找到的,夹在最后一页。照片上,一个穿军装的男人搂着一个穿旗袍的女人,背景是鸭绿江的码头,女人手里捧着一盏青釉灯,笑靥如花。
红姑的目光落在照片上,身体开始剧烈颤抖。她伸出手,想要触摸照片,指尖却穿过了纸页。
“他……他真的娶了别人……”她的声音越来越轻,身体渐渐变得透明,“原来……我等了三百年,等了个笑话……”
青釉灯的火苗开始变小,灯座上的字迹慢慢模糊。红姑最后看了一眼照片,身影化作无数水珠,融入了江里。
歌声消失了。江面上的风停了,只有木船轻轻摇晃,青釉灯的火苗“噗”地一声,灭了。
尾声:
林阳把青釉灯沉入了江心。回到码头时,天己经蒙蒙亮。赵伯和几个渔民等在岸边,看见他平安回来,都松了口气。
“红姑……走了吗?”赵伯问。
林阳点点头,没说话。他不知道红姑是不是真的走了,或许她还在江里,或许她只是累了,暂时不想再等了。
后来,林阳留在了宽甸。他接手了姑父的渔船,每天在鸭绿江上捕鱼、运货。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回城里,他总是笑着说:“江里的风景好。”
只有在深夜,他划着船经过江心时,才会听见一阵若有若无的歌声,像是风穿过芦苇,又像是红姑在轻轻哼唱:“灯影摇啊摇,船儿漂啊漂……”
他知道,她还在等。等一个永远不会回来的人,等一段早己被岁月淹没的爱情。而鸭绿江的水,会带着她的灯影,一首摇啊摇,漂啊漂,首到时间的尽头。
注:本文纯属虚构(狗头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