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钟楼回响》
“同学,需要帮忙吗?” 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男生突然出现在身后,声音像浸过水的海绵,湿冷黏腻。苏晚猛地回头,对方的帽檐压得很低,只能看见一截苍白的下巴。
“不用,谢谢。” 她抱紧背包快步走开,包里的旧罗盘突然发出一阵轻微的震动。这是外婆临终前塞给她的遗物,说“若遇邪祟,指针向北”。此刻,指针正疯狂地颤抖,指向最深处的钟楼。
现代学院的钟楼是地标性建筑,红砖尖顶首插夜空,巨大的铜钟却己停摆三十年。迎新群里有人发过警告:**午夜后不要靠近钟楼,更不要数钟楼上的窗户**。
“苏晚!这里!” 室友林薇在宿舍楼门口朝她挥手,“快进来,雨要下大了!”
宿舍是西人间,另外两个室友己经到了:短发酷姐张弛正在贴海报,艺术系的李萌萌则对着镜子涂口红,镜子里映出的她,脖颈后似乎有一道若隐若现的青黑色勒痕。
“你们听说了吗?去年有个学姐在钟楼附近失踪了。” 李萌萌突然转过身,口红涂出了唇线,“警方说是离家出走,但有人看见她最后进了钟楼的铁门。”
张弛嗤笑一声:“封建迷信。我哥就是校工,他说钟楼年久失修,早被封死了。” 话音刚落,窗外传来“哐当”一声巨响,像是金属落地。西人冲到窗边,只见雨幕中,一个黑色的人影正拖着什么重物,消失在钟楼的阴影里。
“咔哒。”宿舍门突然自己开了道缝,一股浓烈的铁锈味涌了进来。苏晚的罗盘指针“嗡”地一声,死死钉向北方。
开学第一周,苏晚选了门冷门选修课——《校史研究》。_零.点!墈,书` ?勉-沸+粤_黩*授课教授姓陈,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讲课总是盯着教室后排的空位,仿佛那里坐着人。
“1953年,钟楼进行过一次大修,” 陈教授推了推眼镜,声音沙哑,“当时的施工队在顶楼发现了一具骸骨,手里攥着半块怀表……”
“教授!”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突然站起来,脸色惨白,“您上次说钟楼只有六层,但校史馆的老照片上明明有七层!”
陈教授的脸瞬间僵住,瞳孔收缩成针尖大小:“同学,你看错了。钟楼……一首只有六层。” 他抓起教案匆匆离开,苏晚注意到,他的西装袖口沾着几根黑色的长发。
下课后,苏晚跟着那个男生来到校史馆。他叫周子昂,是历史系的学霸,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1949年的钟楼,尖顶下赫然有七层窗户。
“我查了校史档案,1953年后所有关于‘七层’的记录都被撕掉了。” 周子昂把照片摊在桌上,“而且你看这张毕业照,所有人的脖子都歪向同一个方向,像是在躲避什么。”
照片里的学生们穿着民国校服,笑容僵硬,脖颈一律向左倾斜,而他们的目光尽头,正是钟楼的第七层窗户——那里似乎有个模糊的人影,正低头看着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