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老木场的回响》(第2页)
王瑶的心跳开始加速。她掏出录音笔,按下录音键,慢慢靠近地下室。门是虚掩的,一条缝里透出微弱的红光。
“有人吗?”她喊了一声,声音在空荡的院子里回荡。
没有回应。
她深吸一口气,推开门——
地下室里堆满了烧焦的木头,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煤油味。正中央,一个生锈的油桶旁,蹲着一个穿蓝布工装的“人”,背对着她,手里拿着一个铁皮饭盒,正往嘴里扒拉着什么。!l~a\n^l^a*n`x^s...c!o+m~
“同志?你是护林员吗?”王瑶放轻脚步。
那人慢慢回头。
王瑶的尖叫卡在喉咙里——那是一张被火烧得扭曲的脸,眼睛是两个黑洞,嘴里嚼着的不是饭,是半块烧焦的木头。
“啊——!”
她转身就跑,相机摔在地上,录音笔却还在工作。跑出大门时,她听见身后传来沙哑的声音,像被烟熏过的嗓子:“……电锯……我的电锯……”
王瑶病了三天。
高烧不退,梦里全是烧焦的脸和锯木头的声音。王建军急得满嘴燎泡,跑到镇东头找“张半仙”。老瞎子掐着指头算半天,说:“十年前的债,得用当年的东西还。”
“啥东西?”
“那把丢了的电锯。”
十年前的冬天,老木场丢了一把新进口的德国电锯。保管员老李头被当成内鬼,吊在杨树上活活冻死了。后来大火烧起来,这事就没人再提。
王瑶退烧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找父亲的旧物。王建军当年是木场的司机,家里藏着不少老照片和文件。在一个褪色的铁皮盒里,她找到了一本泛黄的工作日记,是老李头的。
日记里记着流水账,首到最后一页:
“1993年12月24日,晴。电锯还没找到,刘场长说明天再找不到就报公安。我没偷!是那个新来的年轻人……他说要拿电锯去后山‘干点事’……”
后面的字被血渍糊住了。
“年轻人?”王瑶皱眉。她想起父亲说过,当年木场有个大学生知青,叫陈阳,火灾后就失踪了,连尸首都没找到。
她决定再去一趟老木场。这次,她带上了父亲的猎枪。
地下室里,烧焦的“人”不见了。只有那个铁皮饭盒摆在地上,里面装着半块发霉的馒头。王瑶打开录音笔,昨天的录音还在:除了她的尖叫,还有一段模糊的对话,像两个男人在争吵。
“……电锯不能动……那是拿命换的……”
“闭嘴!再啰嗦把你也烧了!”
突然,墙角传来“滴答”声。
王瑶举枪对准墙角——那里有个排水口,冻着冰碴。冰碴下,似乎埋着什么东西,金属的反光一闪而过。
她用猎枪枪管撬开冰碴,里面露出一截生锈的铁链,拴着一个黑黢黢的东西。
是电锯。
德国进口的“博世”牌,锯齿上还沾着暗红色的东西,像干涸的血。
就在她碰到电锯的瞬间,地下室的灯突然亮了。
灯光惨白,照在墙上——那里贴满了照片,全是十年前的木场职工,每个人的脸上都打了红叉,只有一个人没有:陈阳。
照片里的陈阳穿着蓝布工装,笑得一脸青涩,背景是老木场的办公楼。王瑶注意到,他的左手少了一截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