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招贤令(第2页)

 “这后生如此口出狂言,真是疯了!”

 “别跟他瞎侃了,指不定是异国派来的奸细,到时候廷尉查下来,再牵连我们!”

 “……”

 客商们窃窃私语讨论半晌,没有人再听郑子徒这些不着边际的话,一个个都扭头走了,廊下霎时间只剩下郑子徒和棠姬两人。`l~u¢o′q¨z,w_..c+o/m~

 郑子徒见棠姬留在此处,心中还有些奇怪。

 “姑娘为何没同他们一起走,姑娘是相信我方才的话吗?”

 棠姬略思索了一下,最后点了点头。

 比起神灵施法,郑子徒方才所说之事有理有据切实可行,并非痴人说梦。

 说起唯一的难点,也就是如何进雍王宫说服雍王。可雍王也是人,只要饼画的够圆,又岂知他不会动心?

 棠姬这些年在长安城中为韩王打探情报,偶尔还会帮他们走私军需,可是因为泾河水患,商路时常受阻,走私网几次濒临崩溃。韩王嫌她办事不力,来信骂过她多次。

 倘若郑子徒口中的泾洛之渠修好,不仅她原本经营的商路状况会有所改善,兴许还能多出一条水路运货。对她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不过事情虽如此,她却不能这样说。

 她眼珠子一转,飞快编出一个动人的说辞。

 “我十四岁那年家乡遭逢水患,亲族尽殁,父母带着我逃难到了长安城。倘若你说的河渠能修好,那天下将再无像我这样的人——郎君,我很相信你,你一定要把这渠修出来啊!”

 阴沉的日光下,棠姬眼角湿润,眸子却亮得惊人。

 郑子徒看着棠姬心头一震。

 他自幼随父亲治水,见过太多因水患流离失所的百姓。眼前这明媚如春阳的女子,竟也有如此往事。

 “我会的。我最近正在找面见雍王,同他谏言的机会。”郑子徒道。

 “我有办法!”

 棠姬笑了笑,从柜台拎起一把雨伞,拉起郑子徒去了酒肆门口的告示栏。

 尚商坊的酒肆附近人口众多,来此做买卖的异国客商有时要比本地人还要多。为此,廷尉府特地在这里设了告示栏,每次有政令要宣布时胥吏就会来此处张贴告示。

 告示栏的中央是用丝帛写的“招贤令”。

 “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雍,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雍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