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玄都观问策
慧妃跪坐在蒲团上,手中捻着一串温润的菩提佛珠,微闭着眼,口中低声诵念着经文。她穿着素雅的淡青色宫装,发髻上只簪了一支简单的白玉簪。
大宫女素心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低声道。
“娘娘,小厨房刚炖好的燕窝雪梨羹,您用些润润喉吧?念经久了也费神。”
慧妃缓缓睁开眼,那双眸子平静,像两潭深秋的静水。她微微颔首。
“搁着吧。”
素心将白瓷小盅放在一旁的矮几上,却没有立刻退下,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压低声音道。
“娘娘,外头有新消息了。丽妃娘娘那边……叶家舅舅们举家进京了!动静不小呢!宫里都在传,丽妃娘娘怕是要有动作了,连带着五殿下……”
慧妃拿起小盅,用银匙轻轻搅动着里面晶莹的羹汤。
“叶家进京,自有吏部的章程。丽妃若有动作,那也是她的心思。我们在这长春宫,只管礼佛静心,外头的事,少听少传。”
素心脸上的兴奋僵住,有些不解。
“娘娘……这可是……”
“素心,”慧妃抬起眼,目光落在素心脸上,那目光并不严厉,却让素心心头一凛,后面的话自动咽了回去。“三殿下如今在边镜军营当差,讲求的是稳当、务实。我做母妃的,更要谨言慎行,不给他添乱。丽妃如何,是她的事。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陛下的眼睛,都看着呢,他可不会对除了太子还有十五皇子之外的人留情。”
她轻轻舀起一勺羹汤送入口中。
“至于那些传言,左耳进右耳出便是。记住了,长春宫,只闻经声,不闻风声。”
说完,便不再理会素心,重新垂下眼帘,专注地看着手中的佛珠。
素心看着自家娘娘那副万事不入心的模样,心中有些失望,又有些茫然。她张了张嘴,终究没敢再说什么,默默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佛堂内重新只剩下慧妃一人。_4?3~k-a′n_s_h!u′._c\o¨m^她捻动佛珠的速度似乎比刚才快了一点点。
叶家进京……丽妃起了心思?这潭水,果然开始搅动了。她能在这深宫立足多年,凭的就是这份“静”。动不如静,争不如不争。
她的儿子南承钰如今在边境兢兢业业,能得陛下赞许“稳妥”,这才是最要紧的。让那些急着跳出来的人去争去斗吧,斗得越凶,她和她儿子这块“静斋”之地,在陛下眼中才显得越发珍贵。
她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继续做那个最“安分”的慧妃。
相较于长春宫的刻意宁静,毓秀宫则显得“热闹”许多。殿内熏着甜腻的暖香,桌上摆满了新送来的锦缎料子和各色珠宝匣子。
宜美人正拿着一匹流光溢彩的云霞锦在身上比划,对着巨大的铜镜左照右照。
“翠浓,你瞧这匹料子,给本宫做件立领的宫装如何?配上那套新得的红宝石头面,除夕宫宴上穿,定能把那些人都比下去!”她声音清脆,带着炫耀。
宫女翠浓连忙笑着奉承。
“娘娘好眼光!这云霞锦整个宫里也就这么一匹,配上红宝石,定是艳压群芳!娘娘风华绝代,穿什么都好看!”
宜美人被捧得心花怒放,又拿起一支赤金点翠步摇在鬓边比了比。
“那是自然!本宫正值好年华,自然要打扮得鲜亮些。不像有些人……”她撇了撇嘴,压低声音,带着幸灾乐祸,“听说永和宫那位,最近心思活络得很呢?娘家人都召进京了?哼,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出身,儿子又是个什么软性子,就敢做那春秋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