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玄都观问策(第2页)

 翠浓机灵地凑近一步,小声道。 

 “可不是嘛娘娘!宫里都在传呢,……也不想想,太子殿下地位稳固,还有大殿下、三殿下虎视眈眈,哪轮得到她?依奴婢看,她这是昏了头了!” 

 宜美人放下步摇,嗤笑一声。 

 “昏头?本宫看她是不知死活!这储位之争也是她一个不受宠妃子能掺和的?不过是痴心妄想,徒惹人笑话罢了。”她抚摸着光滑的锦缎,眼神里闪烁着算计的光芒。~比′奇`中^文?网. /免_费~阅!读^ 

 “不过嘛……她这么一闹腾也好。水越浑,才越有机会摸鱼。她闹她的,正好替我们吸引些目光。如今看陛下没给她抚养十五皇子是对的,恐怕是知道给她养了,就是再养成一个五殿下这般了,就这脑子能教多好,别人一挑拨就冲上。” 

 她拿起另一匹颜色娇嫩的鹅黄软缎,“这匹给玉瑶做身新袍子。女孩子嘛,穿得鲜亮可爱些,看着也欢喜。” 

 她脸上洋溢着一种笃定的自信, 

 尚书房的朗朗读书声在冬日的上午显得格外清越。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棂洒进来,在光洁的地砖上投下整齐的光斑。 

 允堂端坐在自己的书案后,小身板挺得笔首,正一笔一划地认真临摹着字帖。 

 他的字迹尚显稚嫩,但每一笔都力求工整,透着一股专注的韧劲。太傅捋着胡须在课桌间踱步,偶尔在他身边停下,微微点头。 

 下学的钟声敲响,允堂仔细地收拾好笔墨纸砚,起身向太傅行礼告退。 

 回到南烁为他安排的宫苑,午膳过后,允堂并未休息。 

 换上了一身利落的骑射服,在宫苑后空旷的校场上练习射箭。寒风刮过脸颊有些生疼,但他小脸绷紧,眼神沉静,一次次拉开那张特制的小弓,瞄准远处的箭靶。 

 “咻!”箭矢离弦,稳稳钉在靶心边缘。 

 “殿下好箭法!”负责教导他骑射的赵挺在一旁赞道。 

 允堂放下弓,小脸上没什么得意的表情,只是呼出一口白气,认真地问。 

 “赵统领,有些距离靶心还差一点,是手臂不够稳吗?” 

 赵武上前指点。 

 “小殿下,是风。拉弓时需再稳一分,预判风势。” 

 允堂点点头,重新搭箭,凝神屏息,小胳膊努力维持着稳定,再次拉开弓弦。他的世界里,此刻只有弓弦的张力、箭矢的方向和呼啸的风声。 

 朝堂上的暗流涌动,兄长们之间的交锋,甚至母妃永和宫里的压抑气氛,都被隔绝在这片校场之外。南烁将他带在身边抚养,给予他最好的教导和保护,却也只是无形中将他与那些残酷的争斗暂时隔开。 

 外面那些在平静水面下汹涌的暗潮,他尚未察觉,也无人会让他此刻察觉。 

 城郊,玄都观。 

 这座道观远离尘嚣,坐落在一片幽静的山林之中。观内古木参天,清幽寂寥,唯有几缕青烟从主殿的香炉中袅袅升起,更添几分出尘之意。 

 南烁独自一人,踏着布满青苔的石阶,一步步走向观后一处更为僻静的竹舍。他今日穿着寻常的靛蓝色锦袍,未带任何随从。 

 竹舍的门虚掩着。南烁在门外站定,整了整衣冠,抬手轻轻叩门。 

 “进来吧。”一个苍老却异常平和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南烁推门而入。竹舍内陈设极其简单,一榻,一几,几个蒲团,墙上挂着一幅笔意空灵的山水画。一位须发皆白、身着素色道袍的老者正盘坐在榻上,闭目养神。他便是南朝己退隐多年的老国师,玄微真人。 

 “晚辈南烁,见过国师。”南烁恭敬地行了一个弟子礼。